江夏建成全长30公里绿道 成户外骑行天堂(图)

15.12.2015  11:08
江夏区建成武汉市最长的健身绿道

  初冬时节,历时两年多,一条投资7000万、全长30公里的绿道,在江夏区建成。

  江城东南郊,得天之赐,坐拥众多小山。山山相连,环抱小城纸坊,犹如大地之母揽孩入怀。这条绿道依托原有的环山防火道而建,起于纸坊金龙大街庙山段,一线连珠环环相扣,串起大花山、青龙山和八分山,止于金龙大街大桥新区段。

  江夏人自豪地说,这是武汉最长、最有特色的绿道。它如一条素洁而温软的飘带,时而依山延伸,连绵起伏;时而傍水而走,灵动秀丽。人行其上,爬坡道而不觉陡势,行平地而不显单调。山道宛转,绿韵悠悠,九成道路在山间蜿蜒,宜漫步,宜暴走,宜骑车。以流淌的绿色为旋律,以跳跃的绿道为音符,在柔美如歌的行板中,步行6小时,骑行2小时,即可走完全程。

  绿道就在家门口。傍晚时分,小城人纷纷步入绿道,走一程,深呼吸,把一天的纷扰抛却脑后。周末,枝叶纷披,山花未谢,绿道成为人们健身锻炼、休闲旅游的绝佳去处,道上不时闪过骑车的青年男女、腰扎外套疾走的中老年人;山坡上有桔园,山脚下有农庄,弥散着浓郁的草木芳香、泥土气息,来自江南江北的游人们,体验山野采摘乐趣,感受一段农耕时光,提着大包小包,带回浓浓的田园记忆。

  最喜绿道绿荫掩映。山岗上耸立高大的松树,路旁的樟树枝繁叶茂,野生的藤蔓簇拥一丛翠绿,它们挽起或长或短的臂膀,将阳光揉碎,把风雨遮挡。有了这道绿色的屏障,鸟鸣声声入耳,绿道处处清幽。冬日的暖阳里,山脚水杉变成金黄,山腰枫树透出红色,山顶则是墨绿的松林,抬眼望去,层林尽染,把绿道装点得多彩多姿。人在道上,不问终点何处,只看俯仰之间,郁郁葱葱,山峦叠秀。

  绿道沿线,计有20多种花草树木,修路人悉心呵护的美意、精心烘托的美感无处不在。山道上,右侧多乔木,左侧多灌木;缓坡旁,杂花生树,明媚照眼;水岸边,芳草如茵,清新怡人。在规划建设绿道时,有上百棵树龄不同、树冠各异的树挡了道,百般爱树的江夏人唯恐树们受到伤害,舍不得将它们移走,就让它们立于道中吧。于是,依树建起多个小小的环岛,行人绕树而走,多了些许绿意,增了一道曲径。微汗中行走的人们,眼见绿枝摇曳,树影婆娑,不时驻足观赏,伸手抚摸,平添了一份对绿道的亲近。

  行至大花山一段,峰回路转,眼前豁然开朗。伫立高处,纵目远眺,但见江天寥廓,远山如黛;俯瞰山下,开阔爽目、激荡胸怀的景观奔来眼底。冬天刚刚来临,田野静穆了,座座农舍点缀其间,村民劳作的身影依稀可见,轻风徐来,吹面不寒,顿觉心旷神怡;在深绿的帷幕中,武咸城际铁路如白练飘落山际;如洗的晴空下,万顷团山水库,波澜不惊,澄碧见底;回望来时路,行者这才发现,不知不觉中,已然走过了几段九曲回环……移步换景,如走画廊,绿道上下美不胜收。

  绿色相伴,诗意栖居,是每一位都市人的梦想吧?在这里,众山拥抱着城池,市民心系着绿道,四者如此缠绵,如此和谐。江夏绿道,是造物主的恩赐,更是胜于天工的人力手笔。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