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就业”无关“啃老”
近日,国家统计局在上海的调查显示,部分应届毕业生毕业后既不打算马上就业也不打算继续深造,而是打算在家休息或者外出游学一段时间。对此,有55.6%的受访家长表示,若理由充分会给予支持。(7月12日《工人日报》)
小学、中学、大学,按照国民系列教育制度安排,至少已读了十五六年书的高校应届毕业生,成年了要自食其力,有资格就业,也应该就业。客观而言,近些年来,各地各级政府部门和社会层面在努力扩大就业上,是卓有成效的。然而,不得不看到这样一个事实。有关部门统计资料表明,2014年高校毕业生比2013年增28万,2015年比2014年再增22万。就业压力之大,让舆论不断发出“世上最难就业季”、“史上更难就业季”的惊呼。
于是,一个简单的疑问由此而生:每年新增的这些就业人员,是不是都在当年就业了?似乎有关方面并没有详细的统计资料,公众看到的是一个可能并不靠谱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排行榜在自说自话。也就是说,“慢就业”其实一直隐形存在。耐人寻味的是,不少网友立刻把这扯上了“啃老”,挥舞着道德大棒进行谴责。
是不是“啃老”,最有发言权的是家长。55.6%的家长表示,只要理由充分,会给予支持。既如此,就大可不必再纠缠于毕业生和家长了。在笔者看来,关于就业,先要弄清一个基本内涵,即就业究竟是人们认为的“单位上班”还是“灵活就业”?在生活中,我们不难看到,没有“单位上班”的毕业生,绝大多数实际上也在“灵活就业”,比如给这个企业发广告一个星期,给另一家企业推销产品半个月,如果讲挣钱,讲到手工资,不少时候并不比“单位上班”差,难道能说这不是自食自力的一种体现?
关于孩子教育,“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一理念,近些年被不断强化,而在就业,仿佛也就必须套用这一思维,才是被认为“没输”。其实,远不是这么回事。我们看到,不少家长周末送孩子上这个舞蹈班、那个美术班、音乐班,后来很多孩子也没学了。其实,绝大多数家长都明白,能够以此成名成家的只是少数,自己只不过是在提高孩子某个方面的素养。那么,回过头看“慢就业”,在某种意义上,何尝不是如此。毕竟,这是一个人口流动加速、工作变动加快的社会,与其让孩子拼命找工作,或者找到的又非他们喜欢的工作,“慢半拍”又何妨,只要其家庭能够支撑。
“慢就业”无关“啃老”。当隐形的“慢就业”事实存在,需要我们积极做好两个方面的事情:一是努力拓宽就业渠道,让想就业的尽可能就业;二是努力打造创业平台,让心中有想法的能得到锻炼。一句话,一部分毕业生,在家休息一段时间也好,出门游学数月也罢,首先应尊重他们自己和家庭的选择,而不是舆论上的道德谴责。至少,超五成家长有理由会“支持”的表示,说明“慢就业”并没有给社会增添新麻烦。当然,值得提醒的是,“慢就业”不是不就业,也不是不创业。如果真那样,就与啃老无异了。 (肖应林)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