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节搞怪、万圣节南瓜灯…洋节为何受欢迎

08.01.2015  16:43
美国父亲为儿子万圣节变身造“机甲” 足坛众星万圣节各出怪招 鲁尼爱子扮剪刀手

 

  愚人节搞怪、万圣节制作南瓜灯、圣诞节装点圣诞树,过洋节已经走进越来越多国人的生活,或为谈资,或付诸行动。

  过洋节背后的行为动因究竟是什么?该如何理性看待洋节?中国传统节日发展到现在面临着怎样的问题?洋节的盛行,给我们继承和发扬中国传统节日提供了怎样的思考?

  含蓄的中国人需要一个开放的情感平台

  洋节为何受欢迎?

  小张,24岁,刚从大学毕业工作一年。回想起去年万圣节的场景,小张难掩兴奋,“与新同事们平时交流不多,这次一起制作南瓜灯、参加变装舞会,大大沟通了感情。

  “参加工作后,压力骤增。上班很累,下班后同事各回各家,没有太多放松与交流的机会,节日刚好给大家提供了很好的‘借口’,多一些理由去聚会、放松、交流感情,何乐而不为?”小张说出了许多年轻人的心声。

  父亲节、母亲节、圣诞节、情人节,等等,这些都不是年轻人的专利,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70后、60后、50后参与其中。

  向大妈是位50后,孩子已经工作成家,近几年她也过起了“洋节”。说起过节的初衷,她显得有些不好意思,“我们家庭比较传统,从小到大互相几乎没说过‘我爱你’‘我想你’这些肉麻的话,直接的感情交流比较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夫妻间的感情逐渐‘淡了’,跟孩子的共同语言也少了。西方节日强调的开放式的情感表达,正好给我们这样的传统中国家庭带来了一个情感出口。”向大妈说,“在圣诞节,我们会给孩子礼物,来个亲子互动;情人节我们老夫老妻也会出去购物吃饭,其乐融融;父亲节、母亲节我们会向父母表达感情,孩子也会给我们礼物,向我们表示感恩、表达爱意,家庭气氛一下子就好了起来”。

  如今,中国人物质生活已十分富足,每个家庭都更加关注感情的倾诉和回应,更加关注彼此交流所带来的幸福感,而西方的一些节日正好迎合了这种心理需求。“我们是很普通、很传统的中国家庭,我们热爱中国的文化,过这样的节日并不是崇洋媚外。理性和客观来讲,我们只是想在欢快美好的气氛中表达欢快美好的情感、向往和追求罢了。”向大妈说。

  中国人在越来越热衷洋节的同时,每逢中国传统佳节来临之际,从春节大团圆、元宵闹花灯,到端午划龙舟、中秋赏明月,无一不是张灯结彩、合家欢聚、举国欢庆。实际上,中华传统文化早已根植于中国人的基因和血脉,我们并没有因为过洋节就忽视和遗忘自己民族传统的节日,洋节之盛,并不代表传统节日就式微。知名学者张颐武分析指出,中国年轻人过圣诞节并没有太多宗教和文化的含义,对于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没有太大的冲击,两者并不矛盾。“春节还是中国最大、最隆重的节日。事实上,强调传统文化的意义,与过不过洋节,并不是不可共存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