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市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

26.05.2014  22:18
观摩恩施市龙凤镇古场坝教学点同步资源

  中新网湖北新闻5月26日电  (郭辛林)“班班通资源实施,更重要的是实现了教师教学资源的共享,能方便迅速地处理信息,它打破了一书、一板、一粉笔的传统教学模式,加快了课堂教学节奏,扩大了课堂教学容量”。5月23日,恩施市小渡船中学校长程景龙在该市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现场会上发言说。

  当天中午,恩施市教育局组织机关干部及市直学校、乡镇办中心学校、中小学校长200余名代表前往龙凤镇武商小学、龙凤镇金茂小学、龙凤镇古场坝教学点现场观摩了“同步课堂”建设情况。

  下午,全体观摩人员在恩施市三中多功能厅参加了恩施市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现场会。会上,与会人员观看了《恩施市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纪实》专题片,龙凤中心学校等5个单位做了教育信息化工作经验介绍,州、市教育局主要负责人对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进行了专题发言。

  近年来,恩施市将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不断加大教育硬件投入,致力于“教育大市”向“教育强市”的转变。为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恩施市教育局提出了“1642”工作思路,将“教育信息工程”列为重点工作之一,已在全市各中小学建立了“多媒体班班通应用管理平台”、“教学质量监测平台”、“网络视频监控平台”,构建了灵活、方便的资源获取和共享体系,为全市11万名师生提供资源服务。

  据统计,从2010到2014年,恩施市总投资近6000万元添置了“班班通”等信息技术设备,组建了VPN教育虚拟专网。目前,全市243所中小学、74个教学点中,只有5所小学,39个教学点不具备互联网接入条件,互联网接入率(含教学点)71.6%,完小以上学校互联网接入率96.4%。

  此外为恩施市一中、舞阳中学、施州民族小学等学校配备了多媒体班班通设备405套,标准化计算机网络教室10间,电子阅览室4间,教师办公用计算机624台,城区学校班班通设备实现了全覆盖;为农村中小学配备了多媒体班班通设备1004套,标准化计算机网络教室53间,教学点数字资源实现了全覆盖;为龙凤镇2所初中、10所小学、6个教学点建立了“视频同步课堂”30间,各乡镇办建成了1套同步课堂设备。1700多名教师开通了网络学习空间,15000名中小学生完成了帐号注册。

  推进会上,恩施市教育局局长杨昌福说,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是实现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造教育强市的一条重要途径。近年来,恩施市教育局坚持大投入、强管理、抓应用的工作思路,把握并运用信息技术给教育事业发展与改革所带来的挑战性机遇,抢占教育发展制高点,已初步形成了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现代化教育框架结构,全市教育教学质量和管理水平得以大幅度提高。

  据了解,2014年恩施市“教育信息化工程”推进工作将以教学应用为核心,以“同步课堂”为抓手,以“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一校一门课”活动为载体,坚持应用驱动和机制创新,利用信息化手段打造以“三式、八共、十变”为主要内容的学校发展共同体,逐步缩小城乡、校际差距,提升全市教育信息化水平。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