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州2015年“五一”旅游接待综述

04.05.2015  18:15
 

今年“五一”,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科学应对今年以来的首次井喷,全力以赴保增量、保秩序、保畅通、保安全、保游客满意度,旅游接待刷新纪录,客源半径不断扩大,接待运行井然有序,实现了“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的工作目标,树立了恩施州成熟旅游目的地的良好形象。主要特点如下:

一、游客进入量暴增,目的地特征鲜明。“五一”期间,全州共接待游客91.5万人次,同比增长35.1 %;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亿元,同比增长36.78%,均刷新历史纪录。恩施大峡谷、利川腾龙洞、恩施土司城、建始石门河5月2日直逼接待上限,恩施大峡谷5月2日采取了限行措施;其他景区全线飘红,恩施女儿城、利川龙船水乡、建始野三峡、巴东巴人河、咸丰坪坝营、来凤仙佛寺游客人数倍增;乡村休闲旅游十分火爆,恩施二官寨、宣恩伍家台、咸丰麻柳溪、来凤杨梅古寨游人如织;各大星级饭店和大型旅游接待场所一房难求。三天小长假,不论是景区、还是酒店宾馆,不论是城市、还是乡村,无论是旅游产品、还是服务质量,都经受住了游客人数和车辆陡增的考验,同时,随着立体交通体系的形成,恩施州作为旅游目的地已进一步成熟。

二、核心景区受捧,消费青睐多元。近年来持之以恒完善旅游产业链,丰富旅游业态,打造复合型旅游产品,综合接待能力进一步增强,游客的选择性更加丰富。核心景区挑起了旅游接待的大梁,接待人次和收入同比分别增长48.9%、50%。山水旅游观光产品受到追捧,恩施大峡谷、利川腾龙洞、巴东神农溪、建始石门河、建始野三峡、咸丰坪坝营仍然是游客的首选;文化体验类旅游产品成为新宠,恩施土司城、恩施女儿城、利川大水井、来凤仙佛寺等文化类景区颇受青睐;乡村休闲类旅游产品表现不俗,更多游客避开了核心景区的游客高峰,选择到乡村休闲、放松心情、亲近自然。全州推出的洗肺之旅、养生之旅以及恩施日报旅行社推出的富硒养身之旅,峡州国旅推出的“灵秀湖北养心玩和舒心玩”旅游产品吸引了大批游客。

三、骨干市场给力,市场半径扩大。近年来,始终坚持以强有力宣传促销拓展市场,提升恩施知名度和美誉度,特别是在成渝城市圈、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圈、长三角等地影响力极大,不少游客慕名来到恩施,据统计,这些骨干客源地的游客占到假日接待总量的85%以上。今年“五一”前,更是加大了市场促销力度,成立了全国旅游恩施营销联盟和组建了上海、河南、陕西、重庆等七省市恩施旅游营销处,开展了“硒望之春”、“世界硒都·老年养生”等主题旅游活动。县市与企业主动融入全州营销活动之中,恩施市开展了长沙游客自驾游恩施,巴东县开展了“男人河浮出水面,神农溪邀你再游”首漂活动暨电影《神农溪之恋》开机仪式,建始、咸丰联合重庆自驾游协会、重庆酉阳县旅游局开展了“醉武陵、最自由渝鄂旅游金三角百车自驾游暨自驾游手绘地图发布启动仪式”,湖北省首部“衍生态”旅游演艺剧目《武陵绝响》“五一”期间对外公演,恩施女儿城开展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和土家民俗文化展演活动,恩施大峡谷开展了“垃圾换门票”升级版活动,同时,自“五一”起,恩施大峡谷等景区启动了河南旅游专列活动,实现每月三趟、每趟次约900名游客进入恩施。系列活动让整个“五一”假日接待高潮迭起,推动了团队游和自驾游的双向提升,较去年同期增长30%以上。综合分析,自驾游和自助游以武汉、重庆、成都、河南、四川为主,团队游覆盖了川、渝、黔、湘、豫、冀、浙等骨干客源地,假日旅游大进入量已成为新常态。

四、大员上阵指挥,齐心坚守底线。州委、州政府高度重视假日接待工作,州委书记王海涛、州长杨天然节前就旅游安全作出重要指示,州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做好“五一”假日旅游接待工作的通知》,分管州领导深入到恩施大峡谷、利川腾龙洞、巴东神农溪等景区开展督查。各县市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在一线指挥调度,形成了以县市政府为责任主体和运行体系的假日旅游应对机制,有力有序保障旅游调度高效运行。州假日办(州旅游委)对“五一” 假日旅游接待工作早研判、早安排,召开了县市旅游局长专题会议分析形势、部署工作,要求针对重点企业、重点环节、重要时段健全预案、严防死守、确保安全。各级严格落实领导带班和24小时值班制度,做到领导深入一线、力量聚焦一线、牢牢把住一线,各相关部门开展了假日市场秩序大检查、安全隐患大排查等活动,旅游景区等通过增加换乘车辆、增设售票窗口、加强信息提示、强化疏散引导等各项措施,合心合力保障了假日接待安全有序。(恩施州旅游委:彭祖之。审稿:杨跃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