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仲裁委员会成立一周年纪实

18.08.2015  12:02

  恩施仲裁委员会成立一年,受理民商事案件17件,为当事人挽回损失652万元——

    仲裁已成解决民商事纠纷的新渠道


  在人们心目中,“对簿公堂”曾经是解决经济纠纷和矛盾的唯一途径,其实,还有一种不进法院就能解决经济纠纷的方法——仲裁。仲裁是什么?与诉讼相比有什么优势?没有法官,谁帮我们主持公正?恩施仲裁委员会成立一年以来,受理了哪些案件?围绕这些问题,记者近日进行了采访。

  恩施仲裁委员会是依法设立、公正地解决当事人之间的争议,保护当事人双方合法权益的专门组织,主要受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实行一裁终局,方便快捷。恩施仲裁委员会自去年8月14日批准登记以来,已受理民商事案件17件,为当事人挽回财产损失652万元。受理案件涉及建筑施工合同、民间借贷合同、劳务合同、保险合同、物业管理合同等,为化解社会矛盾,减轻政府调解纠纷压力,优化投资环境发挥了极积作用。

      物业纠纷案件占受案总数近五成

  每个生活在城市的居民都离不开物业,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然而,业主和物业之间却常常发生各种矛盾纠纷。业主抱怨物管服务质量跟不上,物业费用途不公开等;物业方面称,业主缴纳物业费不积极,甚至拒交物业费……前不久,恩施市某物业公司因业主拒交物业费引发纠纷。

  恩施市某物业公司与黄某所在的小区签订了物业服务合同,合同中约定了提供物业服务的具体范围和项目、服务时间、服务标准、物业服务费的收取标准及收取方式。如果物业公司履行了合同中所约定的义务,业主理应按时缴纳物业费。可是,业主黄某却以小区脏乱差、乱停乱放、电梯广告横行、小区有小偷等种种理由,拒绝缴纳物业费,物业公司多次催收无果。3月27日,该物业公司向恩施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请求依法裁决业主黄某支付欠缴两年多的物业费3900元。

  恩施仲裁委员会受案后,考虑到双方矛盾已经激化,争论特别激烈,双方当事人无法面对面沟通,工作人员通过多次讲解、协调、疏通观念,给双方当事人宣传有关物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双方终于心平气和地坐在一起进行调解。在庭审调解中,双方各退一步,达成业主黄某补交物业费的的协议。调解结束当天,黄某主动向物业公司缴纳了所有欠缴的物业服务费,同时还提前缴纳了下一年度的物业费用。这起物业合同纠纷从受案到结案,前后仅用了10余天,不仅体现了仲裁的方便快捷,而且及时化解了社会矛盾纠纷。

  据恩施仲裁委员会秘书处工作人员介绍,近几年州城商品房住宅小区如“雨后春笋”般增加,业主与物业公司的物业管理合同纠纷也随之增多。仲裁作为解决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的又一渠道,许多物业公司在解决合同纠纷时选择仲裁。从受理案件的数量来看,物业纠纷案件8起,将近占了受理案件总数的一半,大部分案件通过庭前调解,业主便主动缴纳了欠缴的物业费用。这充分表明在仲裁程序中注重调解和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积极作用。

   仲裁处理纠纷权威、快捷、保密

  为公正及时地解决民商事纠纷,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建立与国际国内接轨的争议解决机制和处理机构,推动我州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规定,州人民政府决定设立恩施仲裁委员会,并于2014年8月14日经省司法厅依法批准登记。恩施仲裁委员会作为解决民商事纠纷的又一渠道,自去年10月中旬正式运行以来,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很多个人、企业出现经济纠纷时,纷纷选择恩施仲裁委员会。那么,仲裁具有哪些特点和优势? 

  恩施仲裁委员会是在州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推动下成立的,是恩施州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建立与国际国内通行的争议解决机制和处理机构,可以更多地吸引熟悉现代商业规则的企业到恩施投资,更好地推动我州经济社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恩施仲裁委员会成立之初,即用改革的思路,采取全新的体制机制,去行政化,在全国200多个仲裁委中率先实行秘书处工作人员全员聘用制。聘任的40名仲裁员由全国知名教授、资深法官、高级律师、全国知名仲裁员等各类专家、学者组成。

      仲裁与诉讼都是解决经济纠纷的途径,仲裁裁决与法院判决具有同样的执行力,各有其特点,优势互补。二者不同之处在于:案件管辖权的依据不同,仲裁是根据双方当事人的仲裁协议对案件实行管辖,法院对无仲裁协议的案件实行强制管辖;审理的程序不同,仲裁的程序由当事人选择,诉讼只能由法院按照民事诉讼的规定进行,当事人不得约定;开庭审理的原则不同,诉讼一般是公开开庭审理,判决公开作出,仲裁一般不公开进行;审级不同,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

      恩施仲裁委员会成立以来,坚持“快捷受案,全程服务”的办案宗旨,办案数量和质量在全省同期成立的仲裁委员会中位居前列。截至目前,已受理各类民商事案件17件,案件标的额共计人民币652.63万元。受理案件涉及建筑施工合同、民间借贷合同、劳务合同、保险合同、物业管理合同等,调解和解率为53%,自动履行率93%。其中,调解的民间借贷纠纷一案自受理到结案,仅用了一周时间,保险合同纠纷一案当庭调解,物业管理合同纠纷一案则庭前调解,彰显了仲裁高效、快捷的优势,受到了当事人的好评。

   仲裁受理范围:各类合同和财产纠纷

  2014年1月至9月,恩施市民谭某以做生意为由,先后两次向王某借款共计35万元。2014年10月,谭某还款10万元,余下的25万元以经营不善为由一直未还。2015年1月19日,王某向恩施仲裁委员会提出仲裁申请,要求裁定谭某及时偿还欠款25万元。恩施仲裁委员会接到仲裁申请书后,于当日立案,1月21日开庭审理此案。在庭审过程中,通过仲裁员的调解,双方当庭达成调解协议,仲裁庭当日出具调解书。整个案件从立案到开庭调解结束,仅用了3天时间,1月26日,便将调解书送达给了双方当事人。通过仲裁,一起民间借贷纠纷及时得到解决,同时也为减轻政府调解纠纷压力,营造和谐发展环境发挥了极积作用。

  由于仲裁具有公正性、自愿性、保密性、权威性、快捷性,因此那些需要及时予以解决、涉及公司及个人不愿公开的事项、涉及较专业的知识、涉及外国当事人的案件更适合到仲裁委员会解决。

  在经济生活中,哪些合同纠纷适合走仲裁途径?按照仲裁法的规定,仲裁机构只受理平等主体之间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其中,合同纠纷包括买卖、赠与、借款、租赁、委托、行纪、加工承揽、技术、建筑、房地产、产品质量、运输、仓储保管、金融、证券、保险、期货、投资、著作权、专利、商标、涉外经济贸易、海事海商等各类合同纠纷。非合同的财产权益纠纷主要指侵权纠纷,包括消费者权益侵权纠纷、海事侵权纠纷和其他涉及财产权益的侵权纠纷等。

  只要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或在纠纷发生后达成了仲裁条款、仲裁协议或仲裁补充协议,都可以向恩施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在此,需要提醒的是,仲裁案件需双方明确约定由仲裁机构管辖才能受理,约定争议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协议无效。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
湖北省档案馆关于实体档案暂停提供利用的公告
尊敬的利用者: 省档案馆正在开展库房档案调整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