态势感知将掀起国家信息安全新浪潮

05.03.2015  18:23

  约好在咖啡厅采访,她如约而来,阳光灿烂的笑脸中丝毫看不出是一个60后,没有经意特意的打扮,只有知性感性中的率真,这就是在短短五年内拿下两个硕士学位和人民大学博士入学资格,目前任职于北京四海浪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范冬梅。我们的话题随着她的求学经历和求学目的开始,“没有目的,没有功利,只是从小养成的认真阅读和学习习惯而已。本无意开始,却没有想到能够裸考参加全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得以进入兰大获得二硕学位,因为忙碌又是裸考,和相差20岁的美女排名第一第二进入人大经济学院的复试从而可以去选择出国读书,但是今年的项目开始了,可能出去要延缓一段时间了!”淡定从容地面对自己的学业满意答卷----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建院以来第一个提前并获得优秀MBA的学生,话题一转,在谈到自己对于自己的将要从事的项目时,她又露出了其干练的素养。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对于海量数据的提取分析以及预测将是未来一段时间IT行业应用研究方向,而态势感知将会掀起国家信息安全新的浪潮。”面对记者追问,她做了如下的解释:“态势感知(Situational Awareness)的概念起源于《孙子兵法》,应用于航天飞行中对于人因(Human Factor)的研究,之后应用于空中交通监管(Air Traffic Control,ATC) 、核反应控制、军事战场等领域。1999年美国的Tim Bass 和空军基地的 Dave Gruber 提出了网络态势感知(Cyberspace Situational Awareness)的概念。它分为三个层次:态势觉察、态势理解和态势预测;尽管态势感知先后进入了“863”计划、国家信息安全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技基金项目,但目前仍处于研究阶段,而对于大数据时代的国家信息安全态势感知产品在IT市场上还寥寥无几。在市场份额上,国内的信息安全企业与国外的企业相比所占比例相差甚远,甚至我国大部分信息安全产品都由国外信息产品为主导,还有国外企业将产品撕标进行OEM给国内企业,以继续占领国内的市场份额,这势必对国家信息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目前,当务之急,是我们应将研究成果进行产业化转移,实现自主安全信息产品,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凭借行业经验,我个人认为:态势感知将会如前几年的云模式、舆情平台一样,作为全新的概念和技术,将成为国家信息安全产品新的航标”。

  对于她的两个导师,她是怀着憧憬和感恩的,她说:“中国人民大学区域与经济研究所付晓东教授给我了在学术上的引领和人格魅力的展示----在他去美国进修出发前几天,他为了指导我的论文和夫人王老师一起,在炎热的夏季来我家亲自给我做论文指导定稿签字,让我感受到人大学者的真实的人格魅力和严谨的学术态度。直到现在,当我有项目或者其他学术想法时我还会和我的两位导师们进行探讨”记者随即对人大付教授进行了采访,在谈到自己的学生时,他露出了自豪的神情,“她是我见过的不功利学习的学生,而且在学术上和思想上有自己的思想。前几天,她和我探讨的关于大数据的态势感知,激起了我对这个领域的好奇,也有自己的想法----互联网、大数据已经以其势不可挡的技术革新势头,全方位、无孔不入的影响着世界,改变着已有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也昭示着未来的新生活。这种扑面而来的技术进步和信息时代,给我们学者带来的则是更深层次的思考!随着区域发展与城镇化的进一步加快,城市管理、区域管理、社会管理将上升更高的高度,“一带一路”、“区域协同”以及“智慧城市”都会给我们提出新的研究课题,而态势告感知已经在信息安全领域中彰显特色与威力。其实我个人认为:鉴于信息网络在未来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纵深影响,态势感知无疑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它将对于我们未来的生活、生产、贸易、管理、资源配置、产业布局、效率提升、安全保障等方面产生难以言表的指示作用、引领作用、预警警示作用;比如:它将涉及城市或乡村即时的或长期的商品生产与消费感知、人流、物流、资金流感知、产业变动感知、信息安全感知、区域协同下的信息保障预测、城市宏观微观的管理预警等。可以想象,如果上海的城市管理能够采用这样一个技术,那么,踩踏事件将不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则可以避免,所以我觉得范冬梅势必在行业引领上会有所作为。”

  谈到自己的学生,作为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最年轻的教授张国兴非常自豪:“在论文写作时,我发现她的学术思想和学术水平超乎我的想象,你无法想象她的工作效率有多高!在院里开题期间,在我办公室3天,每天十几个小时将原有论文题目改掉并迅速写出开题报告。返回北京后,唉繁忙的工作之余12天拿出初稿,这些足以说明她的一硕学术功底的深厚,非常感谢她一硕导师的指导。在论文定稿时,关于院里的论文格式要求等问题,她的认真真得让我非常自豪!作为师生,我们也是朋友,除了学术上的问题,我们经常交流她的项目,尤其是今年她的态势感知,我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行业技术方面,很多军方技术都可以应用于金融、国际贸易、国家经济预测等领域。以金融系统为例,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核心。互联网金融、移动终端支付等的出现和壮大加剧了金融企业对与海量数据利用的紧迫性。对金融系统所产生的海量非结构化数据、结构化数据和敏捷数据所蕴藏的深层信息进行态势觉察、态势理解和态势预测就显得尤为必要了。我认为态势感知作为国家信息安全大数据下的技术,可以在金融等领域的功能先作为试点。我们高校教师也应该从科研视角挖掘态势感知在金融领域的价值,做到为社会更好地服务。

  作为兰州大学管理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的柴国荣教授,对于范冬梅的评价则是另外一个评语:“非正常的毕业生,她是我们学院建院以来的第一个MBA提前毕业的学生。兰大有其严格的提前毕业的要求,一旦有任何一个小的疏忽如查重、内外审、答辩等出现问题,她都可能拿不到毕业证和学位证。她能够提前毕业足以说明她的优秀和非正常。”对于记者问得大数据下的态势感知,他则从另外一个角度提出其独特地观点:“任何技术都需要由项目作为依托,才能体现价值。态势感知也一样,它需要为项目服务。譬如:这一技术完全可以超过WEB的数据挖掘技术,引领舆情管理、金融安全、工业控制、智慧城市、交通管理等行业,作为国家和行业的信息安全管理载体加以应用,实现其海量数据的挖掘、提取以及可视化从而达到信息安全的预测与感知。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并审议通过的《国家安全战略纲要》,是有效维护国家安全的迫切需要,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而态势感知将为实现国家信息安全迈出了跨越性一步。

  记者在采访相应的老师后,和范冬梅进行交谈时,她阳光笑脸再次呈现,“其实,在兰大读书是我的一个偶然也是我人生中的必然;因为偶然,才让我对百年兰大有更新的认识,因为必然,我从院里的很多老师身上看到了院里的希望和未来---李志远、张若勇、赵雁海、文宏、苑春、刘亚平、陈士诚、王怀诗、张涛、贾明琪田中禾、焦克源、何欣等老师给予我的学术指引以及2年的学习生活让我记忆犹新,还有中国人民大学的付老师、孙久文和张可云老师的学术思想都对于我工作中有很好地指导意义。感谢两所985、211学校对于我的培养,也感谢我在学习之余对于大数据下的态势感知有更深地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