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你,我的大学图书馆

20.03.2015  12:34

作者:付世亮

毕业工作后一直向往能回到母校,再去走走那风景如画的校园。随后听闻地铁已经修好,拆迁的武大校门也已恢复,想必母校是一如往日的素雅安静。

思索着找个休息时日再回去看看,也拜访一下还在武汉的校友,竟一直抽不出时间来,就连假期也被加班占据,心中思念愈甚,久久不能成行。孰料竟从微信朋友圈看到信息学部图书馆  被拆的消息,是那个承载我无数回忆的图书馆么?听闻这个消息,眼前不由得就浮现出那些露水未干的清晨我们排在门前的长条身影来。那是信息学部的一道风景,同样是排着队,不似银行里的焦急,也不像食堂中的拥挤,更不是车站里的喧闹。那是一群低声读着英文,或者沉浸专业书中,抑或还在迷瞪模糊的眼镜匆匆吃着早餐的稚嫩的学子们松松散散的静待着图书馆的开门,静待着一天的自习之旅。

我曾经也是这个青春队伍的一员,迎着朝阳的光芒,沐浴花香的气息,徜徉在知识的海洋。尽管信息学部的图书馆并没有那么高大,墙壁上也爬满了植被,大门已然脱漆透着一股复古的气息,馆里的一切仿佛都传递着一种80年代的气息,但是这些都让我感到无比温馨。

进入正大门,迎面的是一楼的社会文学书籍馆,走进去有各式各样的小说,有各式各样的外文资料,也有各式各样的社会学专业书籍。在这里我能找到琴谱,棋谱,也能找到音乐,武术。这个门进去九转十八弯,藏满了宝藏,新的旧的一应俱全,平的奇的无所不包。这里可以学习很多知识,也能当做休闲港湾。而进大门右转,经过一道不长的走廊就来到计算机科学的专业书籍库。这里是我最常进来的地方,不仅因为我曾学过计算机专业,这里新书最多,也是我常来的一个理由。进到这个书库,琳琅满目的书籍会让你目不暇接,但分类非常清晰。环墙一周的是各类专业期刊,可供查阅用于写作论文,而新书架则在进门最显眼处,这里更新很快,是我最爱的去处之一。

拿上一本好书,在阅读区寻上一个座儿,摊开书,或粗略浏览,或仔细阅读,没有丝竹之声,也没有茶香之韵,读到妙处也无需拍案叫绝,茅塞顿开也不用手舞足蹈。一切都是那么安静,而潜移默化之功就在其中了,所以最能产生知识的不是形式,而是知识本身,最能带来快乐的不是外物,而是内心的交流。偶尔抬头,或许会能看到某位靓丽的学姐或是学妹嫣然笑颜,内心的快乐或许能翻个番也难以言明。

当然除了宁静的享受,也有焦虑的时候。并不是每每到达图书馆都会能迎来一次美妙的旅程,因为并不是每次到达这里都是来读书,也有来这里复习备考的时候。图书馆除了作为一个藏书丰富的宝地,还是一个考前复习的绝佳去所。这里的环境是有德行的,一切的大声喧哗都将遭到唾弃,而一切的偷懒行为也会在目睹那么多勤奋学习的同学时悄然消失。每一次期末考,或者是四六级考,考前必然要到图书馆复习一番。朝圣?洗礼?怎么说都好,只是觉得经过在这里备考,内心就会增添勇气和信念。

这无关迷信,只是一种信仰。

图书馆就坐落在体育场边上,我会专程为读书而去,也会在运动累了去感受一下它的凉爽,顺手再拿起一本文学作品或是画册随意翻翻,既是平复心境,也是享受随性所致的快乐。运动,读书,两者竟然能如此和谐地结合,让我十分感恩。感谢有你,一路陪伴,我的大学图书馆  !

可没成想,没有离开多久,竟然再也见不到这座承载我这么多回忆、虽然、陈旧但却意韵无穷的图书馆。我当然知道,原址上肯定会再耸立起一座现代化的建筑,将它取而代之,但是却找不回当年的感觉了。任何时代在发展,旧的终归会逝去,我无法抵挡时间的侵蚀,但我愿永存这份美好的回忆。

别了,我心爱的大学图书馆  。(作者系2013届校友,现供职于甘肃省测绘局)

(编辑:冯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