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迎战汉丹线首次集中修

04.04.2018  21:51
    战天斗地,披星戴月。历时28天,成段道床破底清挖596孔,路基翻浆“炮眼”整治6处,合计320孔;大型机械捣固258公里;大机打磨208公里;工电联整、脱杆捣固94组;道岔立螺栓改描1800套;单根更换钢轨15根。实现了“安全一事不出、设备一台不损、施工一点不延、施工质量优良”。襄阳工务段随阳店维修工区工长刘保,这位有着30年工龄的老工长这样评价这次集中修:“我们汉丹线的队伍是一流的,是一支准备充分、纪律严明、组织有方,能吃大苦、耐大劳,能连续作战、能打硬仗的‘铁军’,可以和大京广、大京九线上的施工队伍相媲美。”

运筹施工现场
    汉丹线南交京广,西接襄渝,北通焦柳,是中部与西部联系的交通干线,担负着近50%进川入陕物资的运送。“我们汉丹线每天高达150对列车运行、客货和动车混跑、夜间天窗不利于工区日保养作业等等系列因素,导至道床、路基出现不同程度翻浆、板结、几何尺寸超限、钢轨磨耗等病害,仅凭工区这几个人是无法大幅度提升设备质量的,这次集中修就像是一场‘及时雨’,我们汉丹线所有工区都盼着这一天早点到来……”。随州维修工区工长钟园说道。
为此,2018年1月该段形成详细的现场调研报告,由线路技术科分别指导云梦、平林、随州、枣阳4个线路保养车间整合有效生产力,由车间自行组织对管内路基“炮眼”、道床翻浆板结、工电结合部、钢轨肥边、成段几何尺寸超限等病害集中整治。

    复线并行、动车区段、夜间天窗、首次多“兵种”参战,这样大规模的集中修,保养车间能啃动这块“硬骨头”吗?如何才能安全优质地干好这项工程成为众人久久思考的议题。然而,面对困难,敢打硬仗的襄工人,没有退缩,没有犹豫,没有怨言。他们把这次集中修施工大会战当成了检验自身素质的战场,当成了展示风采、发挥作用的舞台,当成打好设备翻身仗的良机。春运一结束,他们首先利用标语、橱窗、《襄工信息》、新媒体等一切宣传工具,大力宣传此次汉丹线集中修的意义,在全段范围内营造了“迎战汉丹集中修、打好设备质量翻身仗”的浓厚氛围。段主要领导多次组织技术、安全、财务、材料、教育、党办、段办等有关部门参加的集中修动员会进行部署动员。成立集中修领导小组,组建了技术组、安全组、材料供应组、宣传组等专班人马,并进行重点分工,先后制定数套方案。段党政工团组织全力以赴,党群一切工作围绕集中修中心工作开展。段党委书记方开国、副书记汪传友、工会主席曾庆琦多次深入现场调查研究,同有关部门共同研究部署对策,形成了一切为了集中修、一切突出集中修的整体工作思路。段长戴勇、副段长高俊、何奎等领导带领汉丹线4个线路保养车间主任、书记、安全、生产副主任在武当山、谷城、十堰召开集中修中最难“啃”的“骨头”——道岔换填施工,进行观摩、学习、取经。段教育科、安全科等部门利用近一个月时间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集中修施工安全、技能知识培训,增强了感性认识。挖探组、线路测量组的同志们,主动把工作做在前。利用有限的天窗时间对汉丹线管内15个站场180余组道岔进行测量、挖探、标记等,提前做好工作量调查;线路技术科分管维修、大修的同志们为保证施工有章可循,稳步推进,挑灯夜战编制《施工安全技术组织措施》,并根据各站场实际情况细化行车方案、人身安全卡控方案,并将施工平面图、防护示意图、施工流程图全部纳入安全技术交底范畴,组织参与施工人员全员交底培训学习,对考试不合格者一律不准参与施工作业。

决胜施工现场
    俗话说:万事具备,只欠东风。3月15日凌晨3点,在厉山站内4号道岔,随着车间主任、施工负责人廖苇的一声“开始”命令的下达,襄工人拉开了“汉丹线集中修”的序幕。沉沉夜幕中,100多个人头在攒动,100多个身影在忙碌,号子声、喊话声、钢轨的撞击声、机器的轰鸣声引起彼伏,构成了一个恢宏的施工场景。由计划、调查到具体操作,首次在夜间进行“大兵团”作战,铁总特派办赶来了、集团公司业务处室领导亲临现场,指挥着施工。但更重要的是想亲眼看看襄工人能否打赢这场硬仗,检验一下襄工人的实力。但组织有方、团结奉献的襄工人没有让上级领导失望。厉山站第一次成组道岔清筛换填施工就以提前10分钟正点销记和较好的施工质量赢得了各级领导的好评。
这个段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铁总制定的《线路设备大维修规则》进行施工。在厉山站施工时,有孔轨枕盒清挖深度不够,一名职工就开始回填道碴,段技术科长副李想发现后当即予以制止:“施工一定要保质保量,绝对不能来半点假的,重新清挖”。

    由于行车组织的需要,道岔清筛换填施工全部安排在夜间进行。为确保施工进度、安全和质量,段领导带领安全、技术人员提前1个多小时到达现场,提前介入,参与施工全过程,重点掌握各施工点每天安全情况,盯紧施工中的关键环节,严格把关,依照施工方案,狠抓施工组织协调。在厉山站10号道岔施工时,封锁点还未下达,一职工便迫不急待想上道作业,被段长戴勇发现后,给予严厉的批评并及时制止。

    4月12日,厉山站6组道岔换填清筛完毕,他们认真总结夜间在动车区段成组道岔换填清筛经验:认真落实逐级负责制,实行总指挥责任制和安全包保、质量检查责任制,盯紧施工关键环节,参战人员各自发挥能动作用。由廖苇、钟园、吴明忠等带队组成的三支党员突击队在施工中发挥了表率作用,他们用实际行动带领着职工群众确保施工过程中行车、人身绝对安全。

情系施工现场
    20多天来,为确保集中修顺利进行,该段倒排工期,段领导和有关部门全部放弃节假日,从施工开始至施工结束,每人每天的工作量几乎都在15个小时以上,却从未有人叫苦叫累。在繁忙的施工现场上,你根本分不出哪个是领导,哪个是职工,哪个是党员,哪个是群众,他们工作虽有分工,但分工不分家,许多人干完自己的活,又去帮别人干。他们,心聚在一起,汗流在一起,劲使在一起,一切都是为了集中修,一切为了安全优质,演绎出了许许多多感人的故事。         

    人物素描之一:廖苇,随州线路车间主任,中等身材,说起话来抑扬顿挫,节奏感很强,职工们私下称呼他“苇哥”,是这次唐镇、厉山道岔清筛换填总指挥。自从施工开始后,他的脑海里便没有家的概念,一直和职工吃住在工地。厉山维修工区工长吴明忠说:“廖主任是我们的楷模,每天和我们一起早点名、分工,对施工登记要点、开挖、回填、捣固、工电结合部、材料工机具存放、质量回检、销记开通等施工关键环节,他都要亲自把关。20多天了一直呆在工地上,连理发的时间都没有。有一次晚上和2岁多的女儿视频时,连女儿都不认识他了……”

    人物素描之二:“段维修体制改革,我从工长的位置上退下来,让给更优秀、更有冲劲的年轻人担重任,这是改革的趋势。作为老工长,我们就要‘拉偏套,使正劲’……”平林工区前任工长张少平说道。熟悉张工长的人都知道,春节前的一天班前点名,突然他的肚子剧烈疼痛,送到医院后才知道是“大肠穿孔”,险些要了他的命。经过医院第一次手术治疗后,病情稳住,医生建议他在5月份接受第二次手术治疗。集中修开始后,车间、工区考虑到他身体原因,就安排在室内做做台帐,管管料库。但看着大伙忙碌的身影,他主动请战去现场参加集中修。“他现在还不能正常排大便。要等到5月初,做完第二次手术才可以,现在正在恢复期,我每两天就要给他清理腰间的‘大便袋’。”她爱人胡亚红说道。“我老婆也经常劝我说,现在不是工长了,也不没必要这么卖力的干了。但我觉得,作为一名党员,一名老工长,还是要发挥正能量,起到带头作用才行……”。

    人物素描之三:“王工长,下行K973临站通过,请组织人员下道避车……”纯正的河南口音、话语不快不慢,但口气听起来让人感觉很有力,有种刻不容缓的感觉。这是2017年段“十佳防护员”、枣阳线路车间驻站防护员常健康在听觉方面给人的印象。3月18日,集中修开始第三天,管内大机打磨、大机捣固、工电联整施工全面展开,也正是老母亲过逝满一个月,老家风俗,要回去吊孝上坟。叔伯们打过几次电话让他提前回去准备。但作为一名党员、一名业务骨干,他深知在这时请假,工区全盘工作将会受到影响。经过内心激烈斗争,天砰再次倾斜自己的事业,还是安排老婆回家“带孝”吧!为此,他在老家落了一个“不孝之子”的骂名。母亲病危,赶上春运,临走时未能看上一眼,愧疚的他只能在坟头长跪不起。

    人物素描之四:  有人说他是“拼命三郎”干起工作不要命,还有人说他“不近人情”孩子生病发烧也不管,把自己的老婆“炼”成了“女汉子”。这是工区大伙对新沟工区工长熊海洲的评价。3月15日集中修开始后,熊工长吃住在工区,白天带领大伙配合大机捣固、打磨、工电联整,处理临时性晃车。晚上对照动态添乘查找晃车数据,编制次日作业计划。长时间看电脑,眼睛熬红了,血压升高了,他就斜靠在椅子上滴一点眼药水,吃一片降压药。休息片刻,又拿起本和笔,记录和安排重点工作。“知道他工作忙,每次给他打电话,我就不敢说家里的事。孩子发烧,几天都没上学,女儿实在想爸爸了,星期天我们一起去工区,看见他又黑又瘦的样子,孩子都偷偷的哭了,为了他的工作,硬是把我们娘俩变成了‘女汉子’。”  妻子周惠英声音哽咽地说道。

    类似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如:张勇、钟园、王爱勇、李宝强、刘保、沈胡涛等等,所有参加集中修的干部职工都有一连串感人肺腑的故事,但为了集中修,他们无怨无悔,他们才是最可爱的人。

    众志成城迎战集中修,战天斗地人人保畅通。汉丹东线自复线开通10年以来,首次集中修顺利完成。她,提高了职工素质,锻炼了队伍,凝聚了人心,襄工人用心血和汗水写下继春运后又一首团结奉献、奋力拼搏的辉煌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