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之光点亮生命灯塔

23.03.2015  12:50

    他们中有职员、工人、保安、司机、老板;他们中最年轻的41岁,最年长的70岁;他们在长江边生活,在长江旁守望,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长江救援志愿队。

    从2010年起,这支由22支民间冬泳队组成的志愿者队伍,已从汹涌的波涛中挽救了数百人的生命。如果不是64岁的队员陈忠贵殉身长江,很多武汉人也不知道他们所做的一切。今天,这支志愿者队伍的名字大起来了,亮起来了,被传唱,被赞美,但他们依旧是长江畔守望生命的灯塔。如果有所改变,那就是这灯塔的光芒,已经投射到了更远的地方。

    这光芒就是志愿者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奉献是不求回报的默默付出,友爱是发自内心的与人为善,互助是一双双温暖的手彼此扶持,进步是一盏盏点亮的灯照亮更光明的前路。当守望变成对生活的态度,收获的便是更为丰硕的人生,本来素不相识的志愿者们通过参与志愿服务,形成了一股强大合力,铸就了搏击于风浪间的平民英雄。他们的行动,不仅解救了数百个濒临绝境的生命,更又一次促进了社会的和谐与进步。如总队长俞关荣所言,志愿是一种信仰。这样的信仰推动着人们甘心付出,坚守使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信念,个人的力量虽然微小,但共同携手,这力量就永不衰竭。

    长江救援队的队员们,即使置身险境,也从不放弃拯救生命的努力。陈忠贵是志愿队中牺牲的第一人,当他们谈笑间签下“生死状”,长江的涛声便在血脉中澎湃,这正是荆楚大地上浩然长存的英雄气概。每当有救援者为挽救放弃生命者而牺牲,总会有这样的声音响起:“想死的没死,不该死的却被害死了。”虽然这样的声音也是出于沉痛的扼腕,但显然并未真正理解志愿者们奋不顾身的初衷。因为生命如此珍贵,他们才会义无返顾;因为不愿任何人在黑暗中沉沦,他们才会高高擎起希望的灯,让人能找到回头的岸。这不仅是一种大勇,更是一种大爱,这就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热血和激情,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核心价值观。

    互助守望,希望永存。我们每个人都只是一滴水,但没有这一滴滴的水,又哪里来的这奔腾不息的大江,又哪里来的那广袤无垠的海洋。(付勤)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