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心理咨询师刘大桂分享以画读心秘诀

10.04.2015  15:57

      心里难受,想找心理咨询师倾诉,却又不知从何说起。从事教学科研40余年的高级心理咨询师刘大桂会递给你一张纸、一支笔,画吧,想画什么画什么,刘老师能从你的画里读到你的心。
      这位江苏卫视《非常了得》和湖北卫视《生活帮》的特邀嘉宾于4月3日做客我校阳光人文讲坛,与慕名前来聆听报告的师生分享了如何运用绘画读出心理奥秘。

      绘画与分享
      据介绍,刘大桂已用绘画心理分析方法为4000余人提供心理咨询和辅导。他说,人类是首先创造图画,再创造文字的,幼儿也是先会画画再学习文字的。用图画传递出的信息自然要比语言更丰富,一幅图画胜似千言万语。心理咨询时,来访者会因为语言或情绪障碍而不会说、不愿说,画画这时就能代替说话。
      刘大桂指出,绘画是一种投射技术,是自我无意识的体现,因此画即是话,能够直观地反映绘画人的心理问题。有了绘画作品,心理咨询师会借此迅速建立治疗师与来访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帮助打开封闭的心门;在后续治疗中,绘画治疗更能有效分享和宣泄来访者的情感,剖析其行为模式,解决心灵、家庭系统等深层次的成长问题;绘画治疗还可以在团体中借着分享讨论绘画作品的过程,较易接纳及流露真实情感。
      2012年春节期间,刘大桂还登上江苏卫视《非常了得》舞台,为孟非、郭德纲、姜振宇、柳岩解“画”。
       
      绘画读心术
      刘大桂结合长期从事绘画心理分析治疗的经验介绍,绘画是把人看不见、摸不着的情绪以图像化的形式表达出来的一种方法,它是表达我们潜意识的直接工具,因为人们在画画时,会把自己的性格倾向、心理需要、心理问题投射到图画中。通过绘画分析我们可以确定一个人的情绪和人格特征、内部心理现实,而且还能看出绘画者的人生经历。
      早在18世纪,欧洲的医生就开始把病人绘画作为一种诊断精神疾病的方法来使用,现代绘画心理分析已经成为艺术治疗的一种最重要的技术。
      所谓绘画读心术是通过对一个人所画线条、图形、位置和颜色等的分析,从而解读其内心想法的技术。这种技术是建立在心理研究和实践案例基础之上的一种奇妙的洞悉人的内心世界的工具。一幅图画胜过千言万语——因为图画传递的信息比言语更丰富,读图是最简单、最直接了解人们内心世界的方法。
 
 

      画中探心理
      刘大桂表示,当心理咨询师看到一幅画时,他首先会从整体入手,如面积大小、线条浓淡、线条的整齐与混乱、颜色的搭配与布局、整幅的气氛等,得出一个初步的整体印象之后,再大胆给予假设,小心求证,点到为止。哪种解释更符合作画者,心理咨询师都会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画中有太阳,就会考虑是作者内心对温暖或爱的一种渴望,还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表达?
      除此之外,刘大桂强调,心理咨询师在向作画者传达分析结论时,要把消极的语言转化为积极的语言,给予作画者鼓励和接纳,以及无条件的关心。图画分析也应拿捏“火候”,点到为止,既让作画者对目前的状态有所觉察,又不让作画者有受伤的感觉,既不伤人,又能点悟人生。

      艺术学院: http://art.wtu.edu.cn/news/show.asp?id=742

      简介:
      刘大桂,大校军衔,研究员,军事评论员,高级心理咨询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测量师、高级心理咨询师。刘大桂画心工作室首席高级心理咨询师。长江职业学院首席高级心理咨询师、绘画心理治疗师、沙盘治疗师、团体心理咨询师。江苏卫视“非常了得”和湖北卫视“生活帮”特邀嘉宾。曾出版《大学生绘画心理分析与诊断》等多部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