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徐霞客一样去旅游不能只靠警察

27.10.2015  11:04

  记者从国家旅游局获悉,云南省将加快组建云南省旅游警察总队,地州市旅游警察支队,用壮士断腕的决心整顿旅游市场秩序,树云南旅游良好形象,接受社会监督。云南将是我国首个全面设立旅游警察的省份。(10月26日《北京日报》)

  仿佛某种不谋而合,就在今年国庆黄金周之后,海南省三亚市公安局亦设立专门的旅游警察支队。负责办理社会影响重大、涉及侵害旅游活动参与者人身和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案件;负责查处破坏旅游市场秩序的强买强卖,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违法犯罪案件;配合旅游、工商等职能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共同维护旅游市场秩序。

  从三亚市的作为,到云南成为我国首个全面设立旅游警察的省份,旅游警察制度的管理指向,不难被窥见,那就是通过一种“单设”的刚性力量,来对旅游市场进行“专项”监管,进而保证相关的旅游问题能够得到最快捷最有力的处理。此种管理诉求当然需要被肯定,但需要被反问的是,单设的旅游警察,真能实现预期的治理效果吗,其本身又是必须为之吗?

  设立新型的治理队伍,其合理的前提只能是相关治理力量的缺失。然而反观已设立的旅游警察队伍的职能,无论是办理侵害旅游活动参与者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案件,还是查处破坏旅游市场秩序的强买强卖,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行为,抑或是开展联合执法,在当下的治理框架中,其实都有工商、价格、旅游乃至是公安部门的相对应治理者,并不存在对不当行为的治理空白。如此之下,再来设立专门的旅游警察队伍,就难免存在行政职能上的重叠与重合。

  退一步言之,就算旅游警察队伍的设立有必要性,其就能对当下的旅游市场弊病药到病除吗?答案同样不容乐观。为什么各种旅游丑闻难以被遏止?这里面有管理者责任心的缺失,有地方保护主义的存在,但更大的原因在于,整体的旅游业生态仍处于某种初级和粗放性阶段。恰缘于此,要让旅游市场回到游客所期待的模样,需要的更是从顶层设计的角度,出台更多规范举措,对旅游景区进行零容忍式的管理。一个旅游警察队伍,显然难担此重任。

  不想就此否定旅游警察制度的效果,但此种需要支付大量行政成本、且很可能陷于治理怪圈的专门制度,只应是穷尽常态治理方式之后的选择。每个人心中或许都有一个徐霞客梦,这是都市生活中我们不多的诗意梦想。但要像徐霞客一样去轻松旅游,有赖的更是旅游市场治理体系的整体提升,而不能只靠警察,这是需要被重申的。(王聃)

(见习编辑 金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