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亮点频出

08.07.2014  20:09

本网讯(记者付晓歌)课程内容结合实际、由点及面;关注国家、社会现实问题,积极引导;PPT制作精良、图文并茂;启发式、案例式等教学手段并用,激发学生兴趣……7月8日举行的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工作交流会上,亮点频现。

形势与政策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校党委书记韩进,湖北省教育厅副巡视员杜海鹰,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心主任、校党委副书记骆郁廷及中心成员和全体主讲教师出席会议。

据悉,本学期,学校有本科生的32个学院(系)开展了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工作。学期初,中心组织召开主讲教师培训会,进行了重点辅导。77名主讲教师授课115次,共325课时,听课人数7498人。在课堂教学之外,还有部分学院(系)安排了课堂分组讨论、辩论及课外实践活动,为有效开展形势政策教育提供了有益补充。

会议表彰了第一届形势与政策课精彩课件,文学院王怀民、外国语言文学学院孙燕、历史学院徐冶琼、数学与统计学院上官海兰、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蒋莉、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肖胜春、动力与机械学院李琦、水利水电学院徐国章等8位教师制作的课件获奖。

怎么破解就业难局?如何理解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怎样从点滴做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鼓励大学生创业有何“秘笈”?王怀民、孙燕、徐冶琼、徐国章等4位教师先后进行课堂教学展示,结合精美的PPT,由浅入深地将课程内容娓娓道来。

随后,国家教学名师石云霞、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一等奖获得者杜莉进行了点评,肯定了4位教师的精彩课堂表现和较好授课效果,并从加强理论学习,实现历史、理论、现实的统一,改进教学方法等方面给予了指导。

韩进总结指出,形势与政策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环节之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与地位。他要求,第一,要充分认识课程的重要性,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思维方式和马克思主义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武汉大学应该培养出更多国家栋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武大力量。第二,要以学生为中心,关心他们在想什么,有效提升“抬头”率、出勤率。和其它思政课有机衔接,让武大学子更准确、更深刻、更有效地理解党和国家的政策与形势。第三,授课教师要在“理、术、道”三个层面,正确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解形势与政策,明确目标,不断提升自身的理论水平和修养。

4位教师的授课让人眼前一亮,耳目一新,没想到形势与政策课也能如此精彩。”杜海鹰希望武汉大学将该课程建设得更好,打造省级、国家级精品名课,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骆郁廷主持会议,对一年来形势与政策课程建设取得的成绩表示肯定,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具体要求:组织机构要精心策划,加强集体备课和教学考核;授课教师要进一步规范教学环节,不断创新教学方式。

 

(摄影:张然   编辑:杨欣欣)

转载本网文章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