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探索“五网”管理推动分级诊疗

20.07.2015  11:11

  中新网湖北新闻7月20日电 (熊贵斌 张才华 乔波 蔡钧庭)6月2日,家住当阳市玉泉办事处柳林村2组的范方成,因腹壁脓肿于6月2在当阳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25 日,他通过该市分级诊疗平台下转至玉泉办事处卫生院继续治疗,7月5日康复出院。

  范方成在当阳市人民医院住院治疗23天,共花费6735.9元,其中自费2465.75元。在玉泉办事处卫生院住院9天,共花费1113.92元,仅自费31.39元。范方成是当阳市 实施分级诊疗模式中获得实惠的患者之一。

  分级诊疗让患者住院便宜了、报销标准提高了……如今在当阳市,谈及看病,每一个老百姓都有这样的切身感受。

  据当阳市卫生计生局局长杨明介绍,为了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当阳市积极探索实施分级诊疗政策网、分级诊疗导向网、分级诊疗信息网、分 级诊疗联动网、分级诊疗评估网的“五网”管理模式,使医疗资源得到更好配置和利用,让更多留在基层治疗的患者得到了真正的实惠。6月中旬,湖北省卫计委主要负责 人在当阳调研后认为:当阳市的分级诊疗走在全省前列。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当阳市整合卫生资源,筹集资金2亿多元对市、镇、村三级医疗卫生机构进行软硬件环境改善,形成了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农村三级医疗卫生 服务体系,让老百姓有地方看病。同时,探索付费改革,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当阳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实行实行单病种分组定额付费,乡镇卫生院实行按床 日付费,门诊统筹实行总额预付制,而且同一种疾病在乡镇卫生院治疗定额费用低、参合农民自付部分少。实施10年来,共有约34500名单病种定额付费患者少支付住院费 用5060余万元。

  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改革,必须靠政策和经济杠杆引导。当阳市为引导患者主动愿意去基层首诊,进一步完善了新农合补偿政策:下转病人及市内同级医院转诊减免起 付线;患者未在乡镇卫生院首诊,自主选择当阳市级医院的,或转市外医疗机构住院治疗的,住院补偿比例均给予不同程度下调。同时提高乡镇卫生院住院补偿比例,提 高省级医院住院起付线标准,提高经当阳市直医院转诊到地市级或省级医院住院治疗的补偿比例,优化不同等级医院不同病种的住院补偿比例,消除了老百姓“分级诊疗 就是设门槛”的疑虑,有效改变了患者的就医习惯。

  5月13日,当阳市正式启用“健康之路无边界医疗服务平台”,初步实现了预约挂号、转诊、“微导诊”服务。预约挂号即患者通过网络免费预约、移动互联网免费预 约、电话预约等预约到当阳市三家龙头医院以及全国其他地区医院专家号。转诊服务即患者到基层医疗机构首诊后,医生可通过平台帮助患者进行跨院预约或者双向转诊 ,减轻了患者候诊、候床的痛苦。“微导诊”服务即患者可通过微信扫描“微导诊”二维码,可获取包括楼层指引、门诊、科室、医生、医保、检查、住院等全方面医院 就诊流程信息……让患者就诊更便捷、有效,为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医疗服务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深入推进分级诊疗制度改革,当阳市初步实现了新农合病人“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大病不出市、疑难危重再转诊”和“能在乡镇卫生院治疗的不到市级 医院治疗,能在市级医院治疗的不到省地(市)级医院治疗”的目标。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当阳市内住院病人21277人次,同比上升9.9%,其中市人民医院住院病 人8322人次,同比上升3.2%。乡镇卫生院住院病人9762人次,同比上升21.2%;市外转诊率8.5%,同比下降3%;门诊就诊人次乡镇同比上升9.5%。实施分级诊疗后上下转诊 患者无医疗纠纷发生,患者对医疗机构服务满意率达96%以上。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