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行善成为一种习惯,让向善的火炬永不黯淡

26.11.2015  11:47

——“中国网事·感动2015”第四季度网络人物群像扫描

  新华网北京11月26日新媒体专电(“中国网事”记者萧海川 朱翃)没有人会青春永驻,但人的精神可以万古长青。无论光阴流转、世事变迁,我们总会被一些平凡的人所打动,总会为那些不平凡的奉献所感动。在他们身上,我们能看到人性的光芒,更会发现被光芒照耀的自己。

  “中国网事·感动2015”第四季度网络人物评选,26日落下帷幕。数十万张选票投出了网民心中的“草根英雄”。他们用切实的行动、无悔的选择,诠释着人间的善良与至美。

   执着让平凡成为永恒

  时间,会淘去人生的砂砾,留下难以磨灭的真金。21年前,一张希望工程“大眼睛女孩”的宣传照激发曹晓祥投身公益。21年来,身为快递员的他,组织捐献过冬衣物超过6吨,资助5名西部贫困学生完成学业,无偿献出1.5万毫升热血。曹晓祥用实实在在的举动,践行着“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的座右铭。

  在山东济南,“白发医生”陶仲为、徐澄夫妇诠释着“为他人奉献没有终点站”。90岁高龄的他们,坚持行医65年,至今婉拒退休,依然活跃在诊疗一线。在悬壶济世的过程中,他们发现了人生的快乐,彰显着源自灵魂深处的无私大爱。

  做一件好事不难,难的是坚持不懈做好事。一个人如此,一个来自五湖四海的团队尤甚。但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却做到了这点。

  自1998年至今,清华大学连续组建18届研究生支教团,每年向西藏、青海、甘肃等省区的贫困县输送优秀毕业生,开展扶贫支教接力。他们广筹社会资源资助了贫困学生,帮助多名寒门学子高考制胜实现了“清华梦”。更有人毅然决然选择扎根在西部基层,奉献自己的聪明才智。在这些年轻人身上,我们看见的是“行胜于言”的清华精神,看见的是社会不断前进的动力。

   责任让职业成为使命

  有一些东西,值得用生命捍卫。今年4月25日,邻国尼泊尔突遭强震,西藏地区受到波及。在强震中,西藏吉隆口岸成为“孤岛”,路不通,没信号,电力中断。口岸三面环山,余震不断,山上不断滚落飞石,口岸人员随时面临生命危险。

  驻守在此的边防官兵,无一退缩,越滑坡、钻危房救民众于水火之中。当别人纷纷选择乘坐直升机离开灾区,21名边防官兵却写下一份份遗书,主动要求坚守阵地。他们知道,在他们身后就是祖国,他们是捍卫国门的边防一兵。

  在危急时刻,边防官兵用生命镌刻爱国与忠诚的丰碑,谱写出一曲国门救援的军人之歌。而在平常生活中,有人则将寻常的工作做出了高光时刻。

  唐召明,被称作“援藏老记者”。34年了,他生活在西藏、工作在西藏、奉献在西藏。他始终未忘记者的责任,一台叫《圆梦》的歌舞剧,就凝结着他深入西藏腹地采访时帮助一名藏女四处求医,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最终挽救了一个家庭的故事。

  与他们并肩而立的,是“草原摩托警”宝音德力格尔。头顶锃亮的警徽、1672平方公里的草原、17年的寒暑罔替,宝音德力格尔义无反顾地为牧民办事。前后6辆摩托车,伴随着他走过草原、翻过荒山、越过小河……一草一木都分外熟悉,这片土地上有他深沉的爱。在牧民中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话:“草原上的牛羊有多少,宝音德力格尔做的好事就有多少……

   真挚让小善成为大爱

  因为真挚,王勉被叫做“大爱不打折”。王勉坚持助老助困、成立志愿者爱心团队,长年开展助残助学活动,帮助残疾人创业。27年中,他始终践行“免费为70岁以上老人修脚拔罐;免费为五保户、残疾人、特困户按摩治病;免费为残疾人、下岗职工及就业困难者进行按摩培训”的承诺,累计有5000余人得到王勉的免费按摩、足疗等服务,有500多人得到王勉的义务培训。但另一方面,因为自己生活节俭,王勉又被戏称为“王老抠”。

   真挚是对生命的敬畏。2010年5月18日,百余志愿者自发组织在一起,成立长江救援志愿队。5年来,他们义务守望在武汉三镇的两江四岸,仅2014年就从汹涌波涛中救起200多人。

  这支长江救援志愿队,也付出过生命的代价。2014年10月25日,在挽救3名溺水青年的行动中,参与施救的志愿者陈忠贵在救起1人后重返水中救人,最终魂归长江。但这并未让他们却步,“用生命守望生命”的真挚情感更令人动容。

  真挚是梦想的助推剂。在海南琼中,一群来自大山深处的女孩,最小的11岁,最大不过13岁。没有场地、没有管理机构、没有食堂,这些并不富裕的姑娘们凭借着最质朴的梦想,组建起一支“琼中女足”。9年来,伴随着汗水和泪水,她们走过了艰辛,走过了迷惘。贫困里能生长出多少渴望,她们就有多少信念;足球梦里能蕴含多少能量,她们足下就有多少力量。最终,琼中女足不负众望捧冠而归。

   在湖北,有一位“为残疾人搭建梦工场”的艺术大师——黄春萍。身为湖北汉绣大师、湖北汉绣传承人,黄春萍是湖北省唯一一名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得主。但她并没有止步于个人的汉绣艺术成就。5年里,她免掉学费80万元,培养了560多名残疾人弟子,为残疾人搭建起一座“梦工场”。

  对于自己的付出,黄春萍看得很淡,只因“见不得她们的艰辛”,还说:“残疾人朋友在帮忙传承汉绣,我要感谢她们。

  今天这些站在聚光灯下的人物,来自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从事不同的工种职业,却带来同样的感动与感慨。明天他们将回到我们身边,继续用执着、责任与真挚,照耀着你我,点亮向前的路。

    相关链接

中国网事·感动2015”第四季度网络人物评选结果揭晓

    新华网北京11月25日新媒体专电(“中国网事”记者萧海川 朱翃)由新华社发起的“中国网事·感动2015”第四季度网络人物评选结果揭晓,从11月20日起网民通过几十万张选票,选出了自己心目中的“草根英雄”。他们分别是:

    ——“17年支教接力者”清华大学研究生支教团。自1998年至今,清华大学连续组建18届研究生支教团,每年向西藏、青海、甘肃等省区的贫困县输送优秀毕业生,开展扶贫支教接力。17年来,他们已桃李芬芳,无愧于“最美乡村教师支教团体”。

    ——“爱心快递员”曹晓祥。21年热心公益,作为一名快递员,曹晓祥传递的不仅是流通的包裹,还有人与人之间温情的暖流。他组织捐献过冬衣物超6吨,资助5名西部贫困学生完成学业,完成15000毫升无偿献血。曹晓祥正用他的举动,践行着“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的座右铭。

    ——“白发医生”陶仲为、徐澄夫妇。一袭白衣从未脱下,一双巧手治病救人。在人生90岁的当口,坐诊、查房、会诊,陶仲为、徐澄夫妇照旧忙碌。风雨雪雾阻止不了他们,道路崎岖拖延不了他们,他们凭借一颗“红心”,诠释着医生这一职业的含义,更彰显出无私大爱。

    ——“草原摩托警”宝音德力格尔。用17年的光阴去守护1672平方公里的大地。6辆被骑坏的摩托车是他这些年义无反顾为牧民办事的最佳见证者,它载着他走过草原、翻过荒山、越过小河……他对辖区内的每一寸土地都有着深厚的爱。

    ——“大爱不打折”王勉。27年来,他始终践行“免费为70岁以上老人修脚拔罐;免费为五保户、残疾人、特困户按摩治病;免费为残疾人、下岗职工及就业困难者进行按摩培训”的承诺,累计为5000余人提供免费按摩、足疗等服务,义务培训残疾人500多人。

    ——“国门卫士”吉隆口岸边防战士。在尼泊尔“4·25”大地震中,西藏吉隆口岸的21名血性边防战士身处孤岛不畏惧。当人们先后乘直升机转移后,他们21人写下遗书,主动要求坚守阵地。他们是留守国门的边防官兵,吉隆口岸一群当代血性军人。他们用生命镌刻着爱国与忠诚的丰碑!

    ——“铿锵玫瑰”琼中女足。这是一群来自琼中穷乡僻壤的女孩,最小的11岁,最大的13岁;没有场地,没有管理机构,没有食堂。9年来,伴随着汗水和泪水,她们走过了艰辛,走过了迷惘。琼中女足不负众望一举夺魁,将“琼中女足精神”传遍全世界。

    ——“援藏老记者”唐召明。一位摄影记者深入西藏腹地采访,帮助一名藏女四处求医,经过多年不懈努力,最终挽救了一个家庭。在平凡的世界中,对生命的珍视、对陌生人的关怀、对社会的无私奉献都体现着他的伟大!

    ——“守望生命”长江救援志愿队。2010年5月18日,百余志愿者自发组织在一起,成立长江救援志愿队。5年来,他们义务守望在武汉三镇的两江四岸,仅2014年就从汹涌波涛中救起200多人。2014年10月25日,在挽救3名溺水青年的行动中,参与施救的志愿者陈忠贵在救起1人后重返救人而魂归长江。“用生命守望生命”的壮举引起广泛关注。

    ——“为残疾人搭建梦工厂”黄春萍。“朋友圈”就是“残疾人帮扶圈”,汉绣大师黄春萍,5年里,她免掉学费80万元,培养了560多名残疾人弟子,为残疾人搭建“梦工场”,只因“见不得她们的艰辛”。面对社会上的赞誉,她却说,“残疾人朋友在帮忙传承汉绣,我要感谢她们”。

    “中国网事·感动2015”评选活动由新华社主办,新华网为官方网站,中央重点新闻网站、主要商业网站承办,知名地方网站、都市报和手机媒体共同参与,通过新媒体和传统媒体联合评选的方式,评选在网民中有较大影响力、主要事迹发生在本年度或在本年度引起网络广泛关注的网络人物。本次评选结果源自专题网页、微信、微博及客户端,共有26名候选人参评。

    专题链接

    中国网事•感动2015 第四季度网络人物评选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新华网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