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司改“探路先锋”

18.12.2015  19:09

        公平正义,是司法工作的生命线,也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只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才能实现长久稳定与和谐。

        深化司法体制改革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必然要求。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让司法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作为全省四个司改试点中院之一,襄阳中院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省高院的决策部署要求,积极应对历史遗留问题多、人员编制情况复杂、现有审判人员与法官员额比例差距大、案多人少矛盾突出、改革难度大等情况,坚持统筹兼顾,稳妥推进,做好干警思想政治工作化解阻力,完善司法责任制确保公正,司法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有序推进,工作局面稳定。”在全省中级法院院长会上,襄阳中院院长王秋隆的话掷地有声。

        自司法体制改革启动以来,襄阳中院始终不负众望,一路高歌前行,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司法改革中的一段和谐强音。

        改革攻坚始终如一

        一次谋求创新发展的机遇,一次需要决心与智慧来面对的挑战,面对司法改革的汹涌大潮,襄阳中院全体领导层严阵以待。

        司法改革面临的现实困难不可谓不多:改革后人均100件案子的现实情况、与人员不断精简形成了巨大的现实压力;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司法公平公正需求,广大中院干警与法官们的水平是否能跟得上?

        一个个大大的问号在市中院上下遍地开花,而改革的难点正是工作的重点。

        面对全新的改革工作形势与工作要求,市中院领导层不断深刻领会司法改革的精神,紧紧围绕人员分类管理改革问题,突出司法责任制改革关键。

        抓好政策学习、搞好宣传发动、落实调研摸底、把握制度设计、坚持严密实,市中院坚持多点突破,做到执行政策不走样,结合实际搞创新。

        以制度应对现实困难变化,激发员工改革热情,襄阳中院出台了适合自身特色的改革攻关模式。

        自落实司法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将改革阶段目标和长远目标协调一致始终是市中院关注的重点。

        随着以各类人员顺利入额、中院将改革期间案件质效保持平稳为近期目标。另一方面,以促进法官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确保司法公正、提高司法公信力为长期目标,全面统筹谋划推进,全力以赴抓改革长效。

        司法改革工作顶层设计的完善,让市中院全体上下的精神为之一振,为推动司法改革,实现法律公平正义提供了有效智力支持。

        谋发展共识成改革大业

        司法改革推动了,有人却带着微笑走了下来。

        今年9月,59岁的杨斌福主动离开了30多年的审判一线岗位,被调整到襄阳市中级人民法院司法技术处工作。

        而在他30多年的法官生涯里,杨斌福判决的案件有3000多起。近几年来,民事纠纷呈上升趋势,他一年要接七八十件民事案件,做到了无一件改判发回,无一件上访、投诉,件件案结事了。

        拥有如此优秀的工作履历,有人不禁要问,杨斌福放弃法官员额,走下岗位来,是不是为了图个清闲?“我年纪大了,这次不打算报名了,希望腾出名额,让更有能力、更年轻的同志走上审判一线。”尽管知道不担任法官后,工资待遇都有所下降,杨斌福仍然表态说,愿意服从全院的安排,到审判辅助岗位工作。

        司法改革最先面对的对象就是像杨斌福一样众多基层的司法干警,改革能否顺利得以推进,必须取得他们的理解与支持。

        自落实改革试点工作以来,市中院把做好干警思想政治工作放在改革首位,通过多次召开党组会、中层干部会、各党支部会议和全院干警大会,反复解释说明司改政策。

        院领导和中层干部、一般干警一级一级广泛开展交心谈心,最大程度地扭转干警对“待遇和责任”的错误认识,最大程度地凝聚大家共识,最大限度地争取干警理解支持。

        与此同时,市中院征求每位干警对司法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建议,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梳理了100多个普遍关注的关键问题,逐一解释答复;印制司改政策宣传手册,做到全体干警确保人手一册。

        大量细致工作的成果,是各项工作在市中院的稳步推进:法官数量变少,年轻有能力的法官增多;行政人员相比减少了,一线司法人员增多了。这些一升一降的实在变化,反映的是司法改革的顺利与司法效率的提高。

        全员参与释放改革动力

        从2015年5月开始,市中院众多法官3年以内的各项工作情况就不再是个秘密。

        法官们的三年办案数量情况、办案中的超审限情况、改判发回情况等重要绩效指标,都被编成一本本小册子,被法院上下的每一个人一遍又一遍地“审查”。

        在法院研究室工作的陈博,对于这样的“审查”却是十分欢迎的。来到中院3年,这位年轻的法律人才已经收获颇丰,各类论文以及研究成果在襄阳市、湖北省以及全国范围内都获得了奖项。“这次能够进入员额,我想的是,单位里人很多,年轻人比较少,对院里做的贡献其实不如老同志。能够入额更重要的是领导对我们的认可和信任,程序也是非常的透明。”陈博说,她会不断适应司法改革之后的各项要求,在法官岗位上作出更多的贡献。“全员参与、透明操作、规范选任”,从市中院司法改革试点启动之日开始,这条推进各项工作的铁律就从没变过。不论是像陈博这样的年轻干警,还是工作数十年的老法官,都要参与入额法官的公示过程。

        从实施方案及配套方案的草拟、资格条件的设定到考试考核的组织实施,市中院始终坚持让全体干警充分参与选任的全过程,认真倾听大家的意见建议,所有参与法官选任的同志都公开接受大家的评价监督。

        在考试考核工作正式启动后,发票、记票、座谈等每个环节都由监察室全程监督,考试、民主测评、业绩考察的成绩全部公示,接受全体干警的监督。

        创新巩固司改成果

        “杨文是法官中的道德楷模,是全市法院干警学习的榜样。”提起民三庭副庭长杨文,市中院院长王秋隆与众多其他干警一样,将自己的大拇指使劲地竖了起来。

        自从1999年进入市中院工作以来,杨文每年都是单位的先进工作者。业务水平高,办案从不拖沓,开完庭后文书立现是他的工作作风。今年1月至11月,杨文共审结114件案子,其中审结一审案件51件、二审案件63件,办案数量位列全院第一。

        如何保障在司法改革中,类似于杨文这样优秀的人才拥有更高的工作热情?中院领导们一直在思索。

        创新实现改革成果巩固。市中院在加强审判管理和审判监督的制度设计上下功夫,创新完善了既符合改革精神、又契合法官队伍实际的司法责任制体系。

        岗位变了,工作任务变了,然而态度与责任却始终如一,市中院着力加强干警理想信念教育、不断树立为民宗旨、职业荣誉、职业责任意识,激发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

        为防止办案效率与质量的下滑,加强司法调解和简化审判流程两项工作被提上日程,中院积极参与和引入多元纠纷解决机制,减少诉讼案件数量。

        设立5年过渡期制度,每年组织对法官办案各项指标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自动退出员额,并从首次未入额法官中择优替补,实现了庸者下、能者上,将最优秀法官遴选至第一线办案。

        精神层面加油鼓劲、体制机制保质保量、严格考核择优替补,在大量工作与创新体制机制的作用下,司法改革打破旧的、建立新的、实现更好的司法质量与效率。

        除此之外,庭长对案件进行阅评制度,案件判前评查制度与“十类案件”复查追责机制等一系列制度脱颖而出,成为市中院在司改过程中不断创新工作体制机制的有力范本,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和正义。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
湖北省档案馆关于实体档案暂停提供利用的公告
尊敬的利用者: 省档案馆正在开展库房档案调整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