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阳强化落实小型农田水利长效管护机制

24.12.2014  10:17

(罗孝杰 童先新)当阳市依托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管理,加大规划力度、创新资金管理、狠抓质量效益、加强建管机制,“小农水”建设效益显著,新建、维修沟渠559公里,新建、改造泵站12座,整治维修当家堰25口,新建、改造配套建筑物26548处,改善、恢复灌溉面积16.5万亩、改善除涝面积2.4万亩、新增扩大灌溉面积1.8万亩。在抓好项目建设的同时,该市切实落实管护机制,确保“最后一公里”管护到位,切实发挥工程建设效益。 

出台管理办法,落实管护责任。制定出台了《当阳市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规定》,按照“谁受益、谁管理”的原则,明确管护主体,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明确了水利、财政、镇(处)及各行政村的主要职责。水利部门负责并指导镇(处)和村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工作以及管护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管护办法的修订、完善、管护标准和考核办法的制定等。各镇(处)主要负责其辖区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的日常检查指导等工作。各行政村主要负责本村范围内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管理工作。 

深化水利改革,落实管理机构。普及推广以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为主体的农民自治管理模式,充分调动和发挥会员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热情,协助政府及主管部门大力推广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实用技术,加强信息服务,组织经验交流,举办各类培训班等,通过农民用水者协会这个平台,让村民切实管护起区域内小山塘、小沟渠、小涵闸等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有效破解农村水利“最后一公里”管护和服务问题,让基层和农户切实享受到了便捷、高效的专业服务。 

广辟资金渠道,落实管护经费。多渠道筹集工程管护经费。在资金落实上,全市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管护资金本着“谁受益,谁出资”、“以工程养工程”的原则筹集。市、镇(处)财政给予适当补贴,各村民委员会或各村经济合作社采用租金、受益户出资或群众集资等多种形式筹集,做到“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市财政通过公共财政预算、政府性基金以及其他水利规费收入,每年安排一定的专项补助资金用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维修养护,对全市小型水库、末级渠道、小泵站和当家堰的日常维护管理人员给予适当工资补助,全年投入管护经费300多万元。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