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强化受灾群众防高温防中暑防疫情工作

26.07.2016  01:09

 

  7月24日,武汉楚河汉街通过喷雾降温消暑。

  当日,湖北省武汉中心气象台发布高温橙色预警信号:十堰、襄阳、宜昌、荆州、武汉、孝感、黄冈、黄石等地24日白天最高气温达37摄氏度以上,局部达40摄氏度。

  新华社发(熊琦 摄)

  新华社武汉7月24日电(记者梁建强)记者24日从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获悉,湖北省“两办”已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切实做好受灾群众的生活保障,特别是做好防高温、防中暑、防疫情工作。

  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在通知中强调,当前,湖北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但随着晴热高温天气的出现,对集中安置的受灾群众基本生活造成新的影响。通知要求,对目前临时安置在帐篷中过渡的受灾群众,各地要迅速转移到学校、福利院、村委会等有通风降温条件的固定场所居住;各地要采取得力措施,保证集中安置点供水供电,做到通风透气,提供电扇、蚊香、风油精、绿豆汤等防暑降温物品,切实加强集中安置点防暑降温工作。

  同时,湖北对安置点的防疫工作也进行了部署。通知明确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强化卫生防疫措施,集中安置点要设置医疗救治站点,配备足够医生护士及卫生防疫专业人员,完善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制度,配备必要的防暑防病防疫药品,做好消毒、杀虫、灭鼠工作;要配备专职食品卫生监督员,确保食品安全;加强防暑防病防疫的宣传教育,提高受灾群众的自我保护能力。

    相关阅读:

  新华社武汉7月24日专电(记者李伟、沈翀)记者24日从湖北省气象局获悉,为期一个多月的梅雨日前正式结束,全省晴热高温天气启动“耐力长跑”模式,预计月底前,湖北全省都会是高温、热浪唱主调。

  据湖北省气象局介绍,未来几天内,湖北最高气温将突破37℃的酷热线,部分地区甚至会达到39-40℃。

  湖北省委省政府要求,对目前临时安置在帐篷中的受灾群众,各地要迅速转移到学校、福利院、村委会等有通风降温条件的固定场所;各地要采取得力措施,保证集中安置点供水供电,做到通风透气,提供电扇、蚊香、风油精、绿豆汤等,切实加强集中安置点防暑降温工作。

  湖北还要求,各地各部门要强化卫生防疫措施,集中安置点要设置医疗救治站点,配备足够医生护士及卫生防疫专业人员,完善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制度,配备必要的防暑防病防疫药品,做好消毒、杀虫、灭鼠工作;要配备专职食品卫生监督员,确保食品安全。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