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强化“三重一大”食品安全整治工作

26.07.2016  04:02

  今年上半年,我省强化“三重一大”食品安全整治工作,集中力量解决食品安全突出问题,提高食品安全保障水平,坚决守住了不出现源头性、区域性、系统性重大食品安全问题这一底线。

  强化重点品种治理。将白酒、婴幼儿配方食品、乳制品、食用植物油、豆制品、肉制品、调味面制品、大米等列为重点食品品种,通过专项整治、日常巡查、飞行检查、监督抽检等方式开展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把食品安全风险隐患消灭在萌芽阶段。在打击销售病死猪肉等违法行为的专项整治中,检查猪肉贮存单位1062家、加工单位390家、销售单位17740家、餐饮单位10658家;查扣未经检验检疫猪肉4045公斤,立案15件,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1531份。

  强化重点区域防控。从4月开始,启动为期7个月的农村食品安全“扫雷”专项行动。截至6月30日,全省共检查食品生产单位2.65万户次、食品销售者9.5万户次、餐饮服务单位6.3万户次;检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等各类市场2784个次;依法取缔无证生产经营者216户;吊销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证11户;查扣假冒伪劣食品数量3.26万公斤;查处假冒伪劣食品案件1445件。强化农村集体聚餐食品安全管理,全面推行农村自办宴席申报指导制度、农村流动餐车登记管理制度和流动厨师健康体检及培训管理制度,防范农村群体性食物中毒事件发生。以学校食堂和校园周边为重点,组织开展风险大排查,上半年检查学校食堂24769个,查处案件421起。

  强化重点问题整治。突出行业“潜规则”和产品不合格因素,开展专项整治。开展保健食品等三类食品非法添加非法声称问题专项治理,规范行业秩序。对全省16家液态乳生产企业的复原乳标签标识开展专项检查,规范复原乳标签标识。上半年,全省共检查企业5319家次,查出整治风险隐患13952个。

  四是强化大型食品企业监管。对监督抽检中存在不合格样品的企业依法查处,增加日常监管频次,定期抽样复查。对年度内出现3批次以上不合格产品的食品生产企业启动飞行检查。对两家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重点检查,从原料、生产过程、原辅料及产品检验、配方注册等方面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完善追溯系统。帮助大型企业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保障食品安全。

  (信息来源: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