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江济汉工程通水通航 增投5700万元防上游血吸虫(图)

27.09.2014  10:12

图为:引江济汉工程船闸与节制闸入口。﹙楚天云图航拍中心摄﹚

图为:引江济汉干渠示意图

图为:引江济汉工程建成通水通航。由于长江水位与渠道有六七米的落差,船不能直接从长江开进渠道。须经船闸,在船室待水位平后,再打开闸门,开进渠道。(记者 杨平 摄)

图为:渠道穿越长湖。(楚天云图航拍中心 摄)

图为:千吨级黄金航道圈示意图

湖北日报讯    记者黄中朝 通讯员龚富华 新闻研修班学员邬海燕

仅仅4年零6个月,荆楚大地建起一条永久的天河,楚山汉水腾起一个耀眼的新地标。昨日,引江济汉工程正式通水通航,为湖北人民奔向富强开辟一条新航道。

实际总投资百亿元的引江济汉工程,从长江荆江河段引水至汉江潜江高石碑镇兴隆河段,是新中国第一条人工运河。渠道全长约67.23公里,年平均输水31亿立方米,其中补汉江水量25亿立方米,补东荆河水量6亿立方米。主要任务是:向汉江兴隆以下河段补充因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调水而减少的水量,改善该河段的生态、灌溉、供水、航运用水条件。

  南北双利 泽被百业

10月底,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将在汛后实现将向北方调水。美丽富饶的荆楚大地,慷慨奉献,向北方京津冀豫亿万人民捧出丹江口一库清流。

通水后,丹江口水库年均向北方调水95亿立方米。为补偿湖北人民的无私奉献,国家在湖北安排了汉江流域四项治理工程。2010年3月26日,四项治理工程中投资额最大的引江济汉工程正式开工。

作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引江济汉工程是有利于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工程。该工程的竣工,标志着南水北调工程朝着实现南北双赢、南北两利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8月8日的应急调水,引江济汉工程已牛刀小试,锋芒初现。昨日正式通水通航,引江济汉工程将全面发挥效能,泽被江汉百业。

一条造福人民的天河。每年将向汉江兴隆以下河段补水31亿立方米,相当于30个武昌东湖的水量,滋润汉江下游广袤的农田和千百万辛劳的民众。武汉东西湖白鹤嘴水厂、余氏墩水厂的取水来自汉江,长江反哺汉江,下游30余万人饮水安全更有保障。

一条立体交通的天河。引江济汉建成运行,千吨级船舶可通过这条捷径往来于荆州、襄阳之间。即便是枯水期,仍可畅通无阻。由于不必绕道武汉两江交汇处,往返荆州和武汉的航程缩短了200多公里,往返荆州与襄阳的航程缩短了600多公里。

一条环境友好的天河。引江济汉渠道相当于在江汉平原增加了一座面积7平方公里的湖泊。从此,荆楚大地江汉相通,湖渠相连,碧波泛舟,平原赏景,将吸引国内外众多游客。

  书写水利建设多项第一

4年多来,引江济汉工程建设者积极探索,大胆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解决施工难题,确保工程质量。

在沙洋后港镇,葛洲坝集团基础工程公司,以一定比例的水泥拌和膨胀土回填,有效防止3.6公里渠段遇水膨胀、失水收缩的地质灾害。在沙洋李市镇,中铁十一局调集40多台大型泥浆泵和水泵,稀释、抽排泥浆,保证5公里淤泥流沙渠段施工快速推进。

省南水北调局建设与管理处处长刘文平说道:“引江济汉工程书写了水利建设史上多个第一。”

起始于荆江北岸,引江济汉渠首工程穿越荆江大堤,左右分设引水渠和通航渠,共用的一座防洪闸,其单扇门宽度超过三峡船闸,为目前国内最大的闸门之一。

飞越荆江大堤,如蛟龙卧波,穿越长湖而过,渠中水面高于两侧湖面近3米,展现着一幅国内罕见的“湖上渠”美景。

沙洋境内的拾桥河枢纽,平面立交相结合,外水不入引江济汉干渠,兼通航、防洪、灌溉综合功能,有着国内独具一格的“水上立交桥”风采。

引江济汉全线已建成54座公路桥,主跨在70米到130米之间,平均一公里就有一座造型新颖、线条流畅的现代风格之桥,这样的密度全国仅见。

  七项举措严防血吸虫

一份生态报告显示,长江水比汉江水浑浊许多,引江济汉工程会不会导致血吸虫从长江沿岸传播到汉江流域?

鉴于引江济汉取水口位于长江荆江河段,经过的四湖地区又是全省血吸虫重点防治区域之一,引江济汉各设计规划单位就工程可能带来的血吸虫传播问题,在可研报告中因考虑血防措施而增加投资5700多万元。并委托省血防所承担了相关的专题研究,最终采取了七项应对措施。

调整进水口位置。放弃了水位较高、引水条件较好的大埠街进水口,选择了对血防有利的位于沮漳河河口下游3.34公里的龙洲垸进水口,避免了钉螺直接进入渠道;硬化进口段河岸;对沮漳河河口至进水口约3.5公里河段进行硬化处理,消灭钉螺滋生环境;在龙洲垸进水闸前设置总长为95.6米的进口隔栅,阻断钉螺进渠;建设进口长800米的沉螺池,将水的流速控制在血防部门要求的0.2米/秒以下,在输水源头控制钉螺转移和扩散(只有当水流速度高于0.2米/秒时,钉螺才能随水流动。为此,沉螺池的宽度达350米,技术人员将水流速度控制在0.2米/秒以下,就可以让钉螺沉积下来,再由卫生防疫部门定期灭杀。);硬化“引江济汉”输水渠道,防止钉螺在渠内滋生;引江济汉渠道与太湖港、港南渠等可能存在钉螺的河流采取立交方式,防止河流交叉致钉螺进渠;强化管理,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健康教育,加大疫情监测力度,从管理上保证了施工期人员安全和工程运行期沿线的血防安全。

  千年江汉古运河今复活

记者黄中朝 通讯员龚富华 新闻研修班学员邬海燕

26日,荆州市荆州区李埠镇龙洲垸,人山人海,一派节日氛围。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引江济汉工程建成正式通水通航!

9时26分,渠首进水闸门按钮启动,江水在6.3米落差的强大压力下,顿时奔涌而出,汇入宽阔的引江济汉渠道。不远处,一大两小三只船舶从进口闸室航道驶入渠道,船尾部翻卷起雪白的浪花。随后,鸣笛三响,仿佛宣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从这一天起,中断了数百年的古江汉运河,在我们这代人手上又通航复活了!

早在公元前601年,我们的祖先楚人就修建了连通长江、汉江的江汉运河,古代称为“杨水运河”、“两沙运河”。因为有了这条运河,楚国得舟楫之利,建强大水师,图谋霸业,先后兼并50多个诸侯小国,拥有“地方五千里,带甲百民兵”。

后来为拒元蒙入侵,以水事作屏障,运河毁损中断。楚人后裔多次动议,准备疏浚河道,重开运河,重振先楚雄风,但都无果。修建江汉运河一直是荆楚儿女的梦想。孙中山先生的《建成国方略》就提出有开发江汉运河规划。

国家最初规划南水北调工程时,引江济汉项目只规划为汉江补水,没有航运功能。但在省委、省政府的努力争取下,国家最终同意增加通航功能。建设资金由国家交通部投一部分、我省自筹一部分,贷款一部分。为航运,增加投资约25亿元左右。

“现在,祖国富强了,把原来不敢想,或是想了做不成的事情,变成现实!”在激动人心的通水通航现场,几位精神矍铄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74岁的陈玉成老人说:“我退休前在荆州市城委工作,算是一名老建设者了。今天我们5位老同志相约来看运河通水通航,早晨5点钟就起床,6点30坐第一班客车出发,到了李埠镇再步行过来。”今天是老人第5次来了。前几次老人都是骑着摩托车,带着女儿和老伴一起来感受工程的宏伟与壮观。

运河三级限制性航道标准,可通行1000吨级船舶。通航前几日,荆州航运部门派员考察运河航运。他们介绍,每到冬季,长江枯水,荆州段九曲十八弯,许多地方水深只有两米多,且航道繁忙,压力很大。他们考察后回去出台一个方案,今后上下武汉的千吨级以下的船舶,要求全部改走运河。

港航部门在出入口和渠中段,共建有4个港口。早早来到现场的省港航局副局长王伟说,不久的将来,运河沿线定会重现当年沙洋、沙市港那种繁华盛景的。

王伟介绍,运河渠道面宽100米以上,水深5米多,可以满足3000吨级船舶通行。交通部门已为运河航道二期工程作了预留。即在出入口处开辟第二过船闸通道,未来通船能力可由1000吨级升到3000吨。

运河开通,带给人们的兴奋与想象远不止于此。运河把荆州、沙洋、潜江等4市11个乡镇一线串珠,沿途分布有楚都纪南城、荆州古城、石家河考古遗城、熊家冢、龙湾遗址等历史文化景点,还有江汉园林、长湖等水体景观点,集楚文化、三国文化、水文化于一体,开发生态文化旅游经济带前景无限。

上午10时,通水仪式结束,一批媒体朋友登上“调水一号”游船,很快通过高耸的防洪闸门。游船如一叶轻舟,沿江汉运河顺流而下,一路欢声笑语。

  链接

  引江济汉与引江补汉

引江济汉 从荆州市上游引长江水到潜江兴隆枢纽下游的汉江,年引水量31亿立方米。主要解决丹江口水库向北方调水后对汉江中下游水量减少带来的影响。26日,该工程已正式建成通水通航。

引江补汉 指从三峡水库神农溪提水进入汉江支流堵河后流入丹江口水库。该工程年调水可达60亿立方米,远期调水100亿立方米,与长年向北方调水量基本持平。该工程是南水北调工程中线二期工程,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规划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时,就有该工程项目规划,计划“十三五”期间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