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渔业报头版报道:政府引导多措并举 稻田综合种养模式流行荆楚大地

13.07.2015  13:56

  中国渔业报讯 近年来,湖北将稻田综合种养作为发挥优势抓“三农”的有力之举,作为农村“稳粮增收、提质增效”的民生工程,作为农业“转方式、调结构”的重要抓手,通过规划引领、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典型引路、农民主体、市场拉动等举措,在荆楚大地掀起稻田综合种养的新热潮。
  
  因地制宜强力推进
  
  全省有16个市县政府成立了领导小组,并专门召开稻田综合种养推进现场会、20多个市县出台了稻田综合种养发展规划、30多个县市政府出台具体扶持政策。黄冈市将稻田综合种养纳入《黄冈市水产业“十三五”发展规划》进行统一布局,制定了到2020年实现面积80万亩、产量过10万吨、产值超30亿元的发展目标。应城市列支100万元支农资金用于稻田综合种养“以奖代补”,并整合国土、水利等资金600多万元支持示范区建设。
  
  有效激发种养积极性
  
  稻田能出产量、有效益,农民种粮的积极性自然高涨。沙洋县曾集镇农民范平华乐呵呵地说:“以前我在外地打工赚钱,去年看到了稻田养虾有搞头,就返乡种粮,除自家的承包田外,还流转乡亲的稻田,一共搞了210亩,目前,虾子已上市,每天可卖400多斤,均价在21元到29元之间,毛收入近万元,我现在正到处搞稻田,准备再搞300亩,扩大规模”。钟祥市磷矿镇阮坪村1组农民蒋文保介绍:“我们这里现在稻田俏得很,成了抢手货。以前每亩田流转费200元左右,还没人要,现在水田流转价格每亩在1000元以上,还有各种种粮补贴,我家的45亩水田,流转了43亩”。据了解,一些老百姓纷纷自发开挖冷浸田、抛荒田,开展稻田综合种养,形势喜人。
  
  市场投资主体纷至沓来
  
  稻田综合种养良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带动了土地规模流转,吸引了新型市场主体的关注。台湾上野公司在应城市整体流转2.8万亩,总投资4亿元。目前,已建成5000亩高标准种养稻田。宜城市郭家台生态甲鱼专业合作社网络农户280户,发展稻鳖共作面积5000亩,辐射带动周边1万亩。潜江市杰超家庭农场投资1000万元,流转土地2000亩,建设了集虾稻共作和休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现代农业示范基地,预计年接待游客量1万人,辐射带动周边虾稻共作标准化生产1万余亩。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各类市场主体投资稻田种养资金超过50亿元。
  
  种养模式不断深化创新
  
  各地在积极推广“虾稻共作”、“香稻嘉鱼”、“稻鳅共作”等成熟的种养模式基础上,结合当地资源禀赋、自然条件和市场需求,注重融入生态、节能、健康养殖理念,又摸索、创新、丰富了稻田综合种养的新模式。仙桃市结合自身技术优势特点,摸索创新出“稻鳝种养”,每亩可收获黄鳝100公斤,增收稻谷30~50公斤,亩增效益达4000元。沙洋县探索出“稻鳖虾蟹生态立体种养”模式,亩纯利4800元左右。
  
  产品质量更有保障
  
  稻田综合种养利用稻田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原理,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生态防治方法,不使用化肥和化学农药,不使用配合饲料。实现了物质良好循环利用,促进达到鳖、虾、鱼、稻和谐共生,从而生产出有机水产品和有机稻米,确保了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一季度,农业部水产品质量安全例行监测显示,湖北省水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100%。今年小龙虾上市后,十分火爆,吃一顿油焖大虾需要拿号排队。
  
  精品名牌脱颖而出
  
  各地充分发挥稻田综合种养优势,切实加强品牌培育、宣传和推广,打造出一批叫得响、擦得亮的精品名牌。潜江“虾乡稻”、鄂州“洋泽”等品牌大米通过有机食品认证,“虾乡稻”牌生态香米荣获中国优质稻米博览会“金奖大米”称号。“潜江龙虾”成功注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良仁”牌小龙虾商标成为中国驰名商标,“潜江油焖大虾”荣获“中国名菜”称号。宜城“郭忠成”牌甲鱼获得2014年武汉农产品博览会金奖。
  
  试水互联网受热捧
  
  在注重开发、占领农产品批发市场、生活超市等传统市场的同时,许多企业和大户还积极开展网上营销,受到网民热捧。潜江昌贵水产去年6月份起与淘宝网合作,推出网购油焖大虾、麻辣小龙虾、蒜蓉虾、虾球等多种服务,销售额达300多万。今年昌贵水产在武汉成立了专门的电商团队,与淘宝、京东、一号店积极接洽,网购销售额预计有望突破2000万。“香稻嘉鱼”的创始人李明华以《还原明朝的自然农耕》为题首次登陆众筹网,一个多月时间就募集到10多万元的梦想资金,远超当初众筹2.5万元的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