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襄城区分局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促进节约集约用地

28.07.2016  18:13

  襄阳市襄城区分局抢抓政策机遇,把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作为解决城镇建设“缺土地”、新村建设“缺资金”、耕地保护“缺动力”、城乡一体化建设“缺抓手”的重要载体,大胆创新实践,精心组织实施,逐步探索出了一条以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路子,即“尹集模式”。

  一是以增减挂钩为核心,破解城乡建设用地瓶颈。结合襄城区村庄建设用地利用率不高的现状,通过规划引导,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用足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实施迁村腾地和村庄集并,实现土地利用的节约集约化,较好解决了城乡建设中基础设施用地、还建房用地、产业发展用地和招商项目用地的瓶颈问题。截至2015年底,全区共申报实施8个批次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共取得用地周转指标5350.9亩。其中,尹集“白云人家”作为襄阳市首个新型农村社区建设项目被纳入到尹集乡第一批增减挂钩项目的还建区,现已建成联排民居165栋,农民新居504套,首批签订搬迁协议的159户青龙村村民已完成搬迁入住。尹集乡青龙村作为该项目的拆旧区,实施整村搬迁复耕之后,将净增耕地950亩。

        二是以土地流转为载体,切实保障农民利益。确保让农民当前利益不受损,长远利益有保障,围绕尹集乡发展定位,襄城区实行土地整体流转,引入项目支撑,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教育科研、苗木花卉等支柱产业,在不改变农民土地权益的前提下,实现了企地共赢合作发展。“白云人家”项目复垦增加的950亩耕地的承包经营权全部流转给了湖北逸云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利用其优质的资源发展苗木花卉产业,形成集花卉苗木科研、栽培、交易、物流为一体的完备产业体系,不仅使当地农民真正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成为没有后顾之忧的“产业工人”,而且为村民拓展出“五金”收入渠道,即就地就业拿“薪金”、土地流转得“租金”、股份合作分“股金”、自主创业挣“现金”、自家房产取“收益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