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路上可起飞 国内首款8座通航飞机将在襄阳量产

11.10.2014  13:16

  湖北日报讯 (记者邓洪涛、通讯员陈茜)昨日,国内首款8座通勤类飞机在美国爱荷华州安琪飞机制造公司通过中国民航局适航和型号认可审查。这标志着“ANGEL”8座通航飞机拿到国内“生产许可证”。

  去年4月,湖北太航星河飞行器制造有限公司以5.2亿元标的,拿到安琪飞机“ANGEL”8座双发螺旋桨飞机在中国制造的技术专利授权和亚洲区的市场独家经营权。

  中国民航局空气动力学专家吴新禄介绍,该飞机性能优越,可以在野外土路上起飞,能做像苏-27战斗机“眼镜蛇”的动作(瞬时将飞机从零度飞行变为垂直飞行)并且不会失速。达到最快飞行速度后,突然关闭发动机,以自由落体垂直下落,3秒钟就能重新起动。可广泛应用于商务、抢险救灾、气象探测、海洋监测、私人飞行等领域。

  太航星河董事长梁少锋称,生产线正在抓紧安装,力争明年初在襄阳投产,达到年产200架生产能力,补齐湖北通用航空产业链中没飞机制造和维修的短板。

    相关报道

万亿市场,如何起飞

——湖北通用航空产业观察

    湖北日报讯(记者邓洪涛 通讯员陈茜) 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通用机场审批权下放到地方。这意味着建设通用机场,只需要地方许可。

    2010年10月,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了《低空空域管理改革指导意见》,千米以下低空空域逐步开放。2012年1月起,放开低空空域从长春扩大至整个东北和中南地区,明年将全域开放。

    专家表示,通用航空产业起飞政策已配齐,将迎来黄金10年。

    万亿级市场,静候起飞令

    通用航空是指民用航空器从事公共航空运输以外的民用航空活动。比如,私人飞行、测绘、气象观测、抢险救灾等等。

    目前,我国通用飞机数量仅是美国的1/480、巴西的1/6,预计未来10年,我国通用航空产业面临爆发式增长。

    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达到4000美元时,通用航空将进入快速发展通道。2011年我国有13个省市人均GDP超过4000美元。

    初步测算,未来10年,全国将需要各类通用航空飞机1万-1.2万架,年均复合增长率20%左右,上下游产业链可带动超万亿的市场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