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荆江分洪揭秘:分洪不曾干涸的记忆(图)

22.07.2014  11:44
7月17日,雨后的北闸。 1954年7月22日,在沙市水位44.38米时,北闸开闸分洪。(资料图片) 荆江分洪工程示意图

  湖北日报讯 文/图 记者蒋绶春 通讯员陈念祖 夏峻 陈新宇

  60年前的今天,荆江分洪区分洪。这是第一次,也是迄今唯一的一次。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的长江荆江段,九曲回肠,极易泛滥。

  1954年7月,长江遭遇特大洪水,面临汹涌来水的荆江一旦决堤,下游将面临灭顶之灾。

  千钧一发之际,刚完工不久的荆江分洪工程发挥了关键作用。分洪工程首次运用,沙市水位直降0.96米。

  本月15日至17日,记者回访荆江分洪故地。踏看已成为旅游景区的分洪闸口,听老人们回忆当年惊心动魄的场景,不禁感慨万千。

   三次泄洪,冲出的水潭至今未干

  如果把荆江分洪区比作一个“水袋子”,位于公安县埠河镇的北闸就是它的袋口。1954年,这个袋口被解开了3次。

  7月15日、17日,记者先后两次踏访北闸。

  北闸,横卧在虎渡河口与长江干堤之间,在荆江分洪区最北端,设有北闸管理所。副所长张洪回忆,1954年7月,因上游暴雨,长江遭遇特大洪水,枝城最大流量71900立方米/秒,远超荆江河道所能容纳的极限。下游江陵郝穴镇江段,顶多只能通过56000立方米/秒的流量,更别说有“九曲回肠”之称的下荆江了。如果不分洪,荆江地区有灭顶之灾,还会殃及武汉,后果不堪设想。

  1954年7月22日,沙市水位44.38米,即将突破44.67米保证水位。这天凌晨2时20分,北闸54道闸门全部开启,泄洪流量7700立方米/秒,汹涌的洪流冲得整个闸面都在颤抖。直到5天后,北闸关闭。

  7月29日,三峡地区又遇暴雨,沙市水位急剧回涨,北闸第二次开启,至8月1日下午关闭。

  8月1日晚,闸门再次打开。但经过前两次开闸进洪,整个“水袋子”快装满了,于是,在藕池河与长江汇合处的无量庵,炸开一段堤防,以吐出分洪区内的超额洪水。同时,为加快进洪,在距离北闸五六公里的腊林洲堤段,扒开250米长的缺口,进洪流量1800立方米/秒。至9月2日,北闸关闭。

  三次开闸分洪,分洪区分蓄超额洪水122.6亿立方米,有效降低沙市水位0.96米。

  记者看到,第三次进洪时,腊林洲干堤扒口后,洪流在分洪区内冲出的一个深潭,犹如狭长形的湖泊,深不可测。当地百姓告知,此湖名叫关庙潭,自1954年形成以来,从没干过一次,水质特别清亮。

   风一吹,浪就打进了安全区

  7月16日,记者来到湖北省荆江分蓄洪区工程管理局。

  局长田方兴介绍,荆江分洪主体工程于1952年建成后,分洪区内又修筑了21个安全区和一些安全台。1954年分洪前,这些设施发挥了作用。当时,分洪区有居民接近24万人,除6万多人转移到江北的石首市人民大垸,其余的16万多人都就近移至安全区和安全台。

  所谓“安全区”,就是在干堤旁边再做一道围堤,形成独立围垸,以隔离洪水。安全区面积最大的2.8平方公里,最小的仅0.2平方公里。目前,分洪区内8个乡镇,除麻豪口镇外,其他乡镇人民政府机关都在安全区。

  记者在埠河镇长江干堤边,找到今年73岁的老人董尚智。他向记者讲述了1954年分洪时,安全区内的生活情况。

  董尚智回忆,埠河镇当年属荆江县,1955年该县撤销并入公安县。1954年分洪时,他家转移到埠河镇安全区水德寺村。那时下了几十天的雨,安全区形成内涝。分洪后,堤内堤外都是水,堤外洪水距堤面不过1米高。很多人的茅草房进了水,晚上睡觉时只好把门板拆下来,搁在板凳上做床。不少人在堤上搭窝棚。好几千人在堤上生火做饭。

  董尚智记得,那时政府从四川调来玉米。因粮食不够,母亲把玉米磨成粉,做成玉米粑粑。又没什么菜,他就乘小木筏过江,到对岸的沙市,捡两篮子菜叶子回来,做成腌菜。

  在分洪区腹地的麻豪口镇鹅港村,记者又采访到一位84岁的老人张同举。

  张同举生于1930年,分洪时24岁。老人回忆,那年7月老下雨,有人插的秧苗被淹后,就到另一块地里插秧,很快又被淹了。分洪前,他一家人转移到靠近虎渡河大堤的闸口安全区。安全区内,照样内涝严重,有的地方水深齐屋檐,可以划船。由于虎渡河里的水不时漫出来,大家都在堤上抢险。起风时,浪很大,水就打进了安全区,大家无奈把门板拆下来,扎成排来挡浪。

  张同举说,安全区人口密度大,当时很注意清洁卫生和清毒。即使到河里挑水,也要撒漂白粉。安全区内的粪便,都用船及时运了出去。整个分洪期间,没有发生瘟疫。

   安全台,记忆深处的“孤岛

  与董尚智不同,他的老伴吴昌珍,分洪时与爷爷、父母临时住在一处名叫“陈家台”的安全台上。今年71岁的吴昌珍,当时还只是一个11岁的小女孩。

  安全台,也是躲避洪水的地方。它傍堤而筑、地势高出周边三四米,比起安全区,面积要小得多。大的七八十亩,可住几千人;小的几百平方米,只能住几户人家。

  “那时候苦啊!”一听记者提起60年前的分洪,吴昌珍立刻感叹。她说,当年洪水逼近堤面,她经常坐在堤边洗脚。

  “那时全家口粮按每月105斤发下来,还包括玉米。农村人饭量大,105斤粮完全不够。”吴昌珍说,即使每人每天吃1斤粮,一家人每月也要120斤粮。父母只好把玉米磨成粉,熬糊糊吃。又没有菜,吃的还是上一年冬天腌的萝卜干。

  不过,鱼很多。用竹筛放进水里,里面放几粒饭,再端起来就有鱼。有时,还可以在堤上捉到野兔、黄鼠狼、甲鱼,因为到处是水,小动物没地方躲。蛇也多,不时可见蛇爬到树上,卷成一团一团的。但大家怕蛇,没人敢去抓来吃。鱼虽然多,但没油做菜,灶台也是用几块砖头架成的,大家就把鱼烤着吃。柴火是分洪前存下来的蒿秆子和稻草。

  后来,政府从四川那边调来榨菜等,摆在路边分发。“我当时以为这要花钱买,不敢拿,后来看到有些胆大的人拿了后,并没有给钱,才知道是不要钱的。”吴昌珍回忆说:“那时困难啊,死了人都没地方埋,就埋在临水的矶头上。

  目前,荆江分洪区仍有安全台87个。7月17日,记者与田方兴局长一道,冒雨实地察看了藕池河边的幸福安全台。这是分洪区比较大的一个安全台,有10万余平方米,高出河滩5米左右。

  站在今天的安全台上,已经很难想象60年前的窘困。台上已没有住户,但长满各类树木——若遇分洪,树林间可以搭棚子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