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北省中晚籼稻市场分析预测报告

16.09.2014  09:55

              自2012年开始,受进口大米冲击的持续影响,国内稻谷供给整体宽松,稻米市场持续低迷,同时,因国家连续提高最低收购价格,并启动了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进一步强化了“稻强米弱”的态势。今年5月以来,库存充裕的玉米市场因流通粮源减少而演绎了一波价格快速拉高的行情,后期稻米市场是否会复制玉米市场的走势,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我们经过实地调研和分析,对中晚稻生产、市场现状和影响新因素做了初步梳理和判断,尝试探寻后期稻谷市场的发展方向。
              一、2014年国际国内中晚籼稻生产形势
              (一)全国中晚籼稻生产形势分析
今年以来,受国家继续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的利好影响,农民生产积极性持续高涨。据国家统计局、农业部等部门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全国水稻种植面积约4.57亿亩,较去年略有增加,产量2.04亿吨左右,同比增加135万吨;预计中晚籼稻种植面积约2.35亿亩,同比增加0.6%,产量约10250万吨,同比增产1.69%。
              在生产方面,目前中晚籼稻将由南自北逐步成熟上市,重庆市大部、四川省中南部已收获上市,长江中下游地区已有部分早熟的中籼稻上市,大量中籼稻将于10月初集中上市。农业部公开信息显示,今年我国南方水稻重大病虫发生程度重于上年和常年,截至8月25日,长江中下游稻区稻瘟病累计发生面积3717万亩,同比增加17.7%。9月以来,西南、江汉和江淮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以晴雨相间天气为主,有利于稻谷灌浆成熟和收获。江南和华南晚稻地区气温略高,未出现寒露风天气,光照充足,有利于晚稻拔节孕穗。
              (二)湖北省中晚籼稻生产形势
              一是产量有望实现增加。根据省农业部门提供的信息,今年全省棉花种植面积调减,中晚籼稻和玉米等秋粮播种面积相应增加。由于去年7-8月份我省大部分地区出现严重旱灾,影响了中晚籼稻的单产和品质,今年稻谷品质也将好于去年,全省中晚籼稻播种面积、单产和总产均呈增长趋势,预计总产在290亿斤以上。
              二是收获上市时间普遍推迟。今年我省中晚籼稻生长期阴雨天气偏多,多地出现低温寡照,荆州、十堰、襄阳、荆门等地平均气温连续6天降至22度以下。预计今年我省大部分地区中晚籼稻收获期普遍推迟一周左右, 9月底将大量上市。据气象部门预测,9月中旬我省将出现持续降雨天气,因此,各地要抓紧降水间隙及时收获成熟作物。
              三是生产成本持续提高。受物价上涨因素影响,今年的中晚籼稻种植成本特别是人工成本和机械收割费用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据黄梅县粮食局调查显示,该县农户每亩中稻种植成本910元,比上年增加60元,增幅6.59%。其中雇佣劳动力插秧费用今年为160元/亩,同比增加40元/亩;抽水和机械收割费用为130元/亩,同比增加20元/亩。此外,目前我省粮食规模化种植已成为粮食生产的新趋势,但土地流转成本也呈逐年递增之势。据调查,黄冈市龙感湖今年的土地流转成本为每亩500-550元/亩,比上年同期增加50元/亩。
              四是农户对新季稻谷开秤价格预期差异较大。调查显示,鄂州市目前部分早熟品种已经开始收购,普通中晚籼稻的均价128元/百斤,优质籼稻(黄华占)为135元/百斤,而农户对新季普通中晚籼稻的开秤心理预期价格为138元/百斤,优质籼稻(黄华占)则在145元/百斤,差异较大。
              (三)国际稻米生产形势分析
近年来,由于大米价格内外倒挂,在价差的驱使下,大量国外低价大米进入国内市场,国际稻米市场对我国市场的影响明显。据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发布的报告显示,2014年全球成品米产量预计为5.036亿吨(约为7.554亿吨稻米),比上年的4.978亿吨增长约1%,其中亚洲地区主产国的大米产量增长速度将放慢到1%左右,主要原因是厄尔尼诺现象可能影响到稻米生产。分地区来看,孟加拉、印度、印尼、缅甸和菲律宾和中国的产量增幅最大。
              二、稻谷市场行情现状分析
              (一)以托市稻谷投放为界,稻谷价格先涨后跌,以待托市预案的启动。
从现货市场的走势来看:受市场粮源减少和进口临时受阻的双重影响,我省中晚籼稻价格在春节后出现上涨,尤以优质籼稻价格涨幅较大。3月底开始,随着我省地方储备粮轮换出库,普通籼稻价格开始掉头向下,但优质籼稻价格仍然十分坚挺。进入7月份,国家开始对我省2013年收购的托市稻谷进行拍卖,投放销售市场,稻谷市场迎来阶段性供给增加,供需矛盾迅速缓解,优质籼稻价格平缓下跌。
              据调查,黄冈地区普通中晚籼稻收购均价春节后高峰期在1.33元/斤,3月份开始下跌,目前价位为1.28元/斤;优质籼稻(以“黄华占”为例)收购均价春节后最高峰值在1.60元/斤左右,我省托市稻开拍后下跌到1.45元/斤左右,并呈持续下跌态势。预计新稻大量上市后将跌至1.38元/斤左右。
从地方储备粮的出库情况来看,春节后伴随稻谷市场的涨势,我省地方储备中出库的陈谷价格一度上涨,随着地方储备粮陆续出库,陈谷出库价格出现明显下跌,特别是7月初我省托市稻谷大量投放市场后,部分地区2011年产普通中晚籼稻出库价格下跌到1.03元/斤。以黄冈储备库出库的2011年产普通中晚籼稻价格为例,4月份出库价为1.18元/斤,7月份出库价就跌至1.10元/斤。
              从托市稻谷拍卖市场看,7月4日我省中晚籼稻开始首拍,首期投放5万吨,被哄抢一空,成交率达到97.9%,最高成交价格达到2980元/吨,成交均价2741元/吨,高于拍卖底价41元/吨,较高的成交率持续了近一个月。随着托市稻谷拍卖的持续进行,成交率和成交价格均出现大幅下跌。8月29日,我省托市稻谷拍卖成交率下滑到14.87%,成交均价为2698元/吨,比高峰时下跌了282元/吨。
上述分析不难看出,当前市场粮源仍然十分充裕,需求并未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市场形势不容乐观。随着新稻逐步上市,稻谷价格将会继续回落,静待托市预案的启动。
              (二)供求整体宽松,政策性购销主导市场
粮食连续丰产、进口大米大量涌入和经济减速引起的消费低迷是国内稻谷供求宽松的主要原因。从供给看,2014年早籼稻产量3401万吨,虽然今年全国早稻单产比2013年有所下降,但仅次于2013年,为历史第二高年份。从近年的产量看,近三年全国稻谷产量均保持在2亿吨以上,连续三年的高产奠定了国内宽松的供需形势。同时,受价差影响,大量东南亚大米进入国内已是常态,今年1-7月全国累计进口稻米150.2万吨,同比增加4.4万吨,增幅为2.99%。从消费看,在人口持续增长和城镇化建设的双重推动下,我国大米消费量将呈稳步增长态势。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显示,2013年国内稻谷总消费为20223万吨,同比增加73万吨,其中,食用消费为17500万吨,同比增加300万吨。预计2014年仍将保持这一趋势。 
              相对于大豆、玉米等品种,稻谷的市场化程度要低,作为主要口粮,政策收购和投放仍是主导稻谷市场的主要因素,一边是国家公布的1.38元/斤的最低收购价价格,一边是国家大规模竞价销售上一年的托市稻谷。从收购市场来看,大米加工价格倒挂严重,稻谷上市后由于价差原因,托市价必定会成为市场主流;从供给市场看,政策性稻谷连续拍卖成为市场供给主要的渠道。目前国家逐步对粮食进行目标价格制度改革,但短期内稻谷、小麦等主要口粮品种不会实施,政策性购销仍将在一段时间内成为稻谷市场主导。
              (三)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稻谷市场价格将有所波动 
              目前,虽然国内稻米市场供求总体平稳,但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是国家库存高与企业库存低的矛盾。由于国家政策性收购价格和市场价格出现较大价差,新粮上市后商品稻谷大量进入国家库存,2013年国家收购托市稻谷3269万吨,占国内稻谷商品量的三分之一,同时,由于大米经营状况不好,加工企业库存进入低库存时代,大多数企业以销定产,降低经营风险。二是政策性收购量大与国有粮食企业仓容不足的矛盾。由于市场低迷,2013年多数地区稻谷价格低于托市收购价格,国家坚持对收进的托市稻谷实施顺价销售,加之部分地区入库稻谷重金属超标,政策性稻谷出库缓慢,更加剧了仓容紧张的矛盾。目前新产稻谷即将上市,收储压力进一步加大。据中储粮公布的信息,在今年11月份秋粮上市前,通过政策性粮食的销售、移库、品种串换、划转及新建仓容等方式,可以腾出仓容约3000万吨,用于收购新稻,以缓解收购仓容矛盾。三是国内供应充裕与大量进口的矛盾。受制于稻谷成本高的影响,国产大米价格抗跌性较强,国际大米持续低位运行,巨大价差导致进口维持高位。四是供求平衡不只是简单的数量平衡,品种结构亟待调整。近年国内粮食市场接连出现了小麦、玉米和优质稻的快速拉高行情,与生产结构有很大的关系。如今年上半年,我省优质中晚籼稻成交均价涨至1.45元/斤以上,但普通籼稻却无人问津,“优强普弱”现象非常突出。
              以上四种矛盾叠加影响,给今年稻谷市场的价格行情带来一定波动。
              三、后期走势因素分析
              观点:纵观后市,因粮食连年丰收造成的库存压力,进口大米不断涌入对国内粮价形成的持续冲击,经济减速带来的需求不旺,以及品种质量等问题,都是影响我省中晚籼稻后期走势的重要因素。因此,我们认为短期内中晚籼稻市场仍将难有表现。目前,我省中晚籼稻市场价格整体低于国家最低收购价,启动预案的可能性很大。后期应重点关注预案启动后,随着粮食大量流入国库所引起的市场粮源减少、以及品种结构矛盾等因素对市场行情产生的变化,优质籼稻后期仍有行情可期。
              (一)、托市价格继续提高,仍将是市场主要支撑。国家规定,2014年继续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格政策,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格水平,2014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格分别提高到每50公斤135元、138元和155元,比2014年分别提高3元、3元和5元。与2007年相比,早籼稻提高了92.9%,中晚籼稻提高了91.7%,粳稻提价幅度最大,达到了106.7%。目前,市场普通中晚稻价格集中在1.30元/斤以下,较最低收购价格低0.08元/斤以上,并且优质稻市场价格呈下跌趋势,政策托市仍将是市场的主要支撑,启动托市预案可能性很大。
              (二)、市场供给有保障,抑制价格作用明显。今年由于市场流通粮源减少而引起的玉米价格暴涨,给市场留下了深刻印象,但稻谷和玉米不同,稻谷是我国粮食储备的主要品种,在粮食储备中占较大比重,除了早稻一般三年轮换外,中晚籼稻等基本上是两年轮换,因此,每年稻谷轮出的数量也较大。由于稻谷新陈价差较大,部分储备企业轮换进度不理想,当前仍处于储备稻谷轮出高峰,大量的储备稻谷集中轮出将保证市场供给。自5月21日托市粳稻首次轮出以来,计划投放量达50万吨,到了5月28日,国家将东北地区粳稻计划投放量提高到170.89万吨,5月30日,湖南、江西和江苏省托市稻谷计划投放量将达100万吨,7月4日我省启动2013年籼稻销售,南北主产区合计投放量达270多万吨。2013年,我省收储了托市稻谷267.8万吨,其中:早籼稻9.8万吨,中晚籼稻258万吨。截至2014年8月29日,我省已按国家要求拍卖出库托市稻谷73.2万吨。下一步,为腾仓压库装新粮,我省托市稻谷拍卖还将持续进行,稻谷市场供给将有充分保障。
              (三)、边境贸易虽有减少,进口大米仍保持较高水平,市场受压继续。由于国外大米仍大幅低于国内价格,9月3日,曼谷FOB报价泰国100%B级大米报价为435美元/吨(约合人民币2682元/吨),较上年同期跌23美元/吨。越南破碎率10%大米报价为440美元/吨(约合人民币2713元/吨),较上年同期涨65美元/吨,仍有400元/吨左右的价差,在利差的驱使下,截至7月底,国内大米进口仍保持上年的水平,据海关总署数据,1-7月我国大米累计进口量为150万吨,同比增加4.35万吨。其中,进口自越南的大米占总进口量的54%,进口自泰国和巴基斯坦的大米分别占25%和20%;1-7月份累计出口10.979万吨,较上年同期减少6.375万吨。今年,国家加大了对农产品走私的大打击力度,海关总署部署全国海关集中开展打击农产品走私“绿风”专项行动,行动时间从1月至12月,持续一年,打击的走私重点商品包括大米、小麦、玉米等谷物粮食。目前,深圳海关查明5家企业涉嫌非法买卖《农产品进口关税配额证》,涉及各类进口大米9.18万吨,货值逾亿元。在海关部门的严厉打击下,大米走私活动大幅减少,根据调查,目前通过云南进入国内的大米已大幅度减少,但由于配额内的仍在进口,对国内市场的冲击仍在。   
              四、对稻米产业发展的相关建议
              一是稻米加工企业要积极入市掌握粮源。目前已进入开学季和消费旺季,市场将出现一个小的消费旺季,在市场并未发生根本性转变的情况下,各储备企业应抓住时机,加快进行储备粮轮换。新季中晚籼稻即将上市,在国家政策性收购和拍卖底价高位的情况下,各加工企业应择机入市采购优质新稻,保持一定的库存,防范后期因流动性紧缺而引发的市场价格上涨。
              二是稻米加工产业到了转型升级的重要关口。内有托市收购抬高原料成本,外有进口大米冲击成品米价,大多数加工企业缩小生产规模、以销定产,勉强维持,逼仄的经营空间考验着加工企业的生存智慧。面对严峻的形势,我省一些加工企业或通过延伸产业链,改善了产业架构,实现了转型升级,或通过积极的资本运作,解决了融资难题,或大胆尝试混业经营、跨界经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并获得了较好的发展。
              三是要象珍惜自己生命一样重视粮油食品安全。做好稻谷的专品种种植、专业化管理,在种植环节、重金属、农残、水质、土质、品种选择、施水施肥试药等进行专业的控制,确保生产环节的绿色有机,在收购环节严格把控质量,在加工环节强调营养健康概念,在储运环节做好品牌大米的新鲜度保质,在销售环节充分发挥“放心粮油”市场体系的功能,加强入围粮油质量检测,建立质量追溯体系,为消费者提供安全、营养、健康的“放心粮油”。随着大众饮食习惯和观念的逐步转变,粮油食品安全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关注。健康、理性的消费给粮油企业提供了产业升级的市场环境,如果我们能够因势而谋、因势而动,稻米产业一定能够走出一片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