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湖北旅游发展亮点纷呈

06.02.2015  12:01
 

2014年,我省旅游业克服国际旅游需求萎缩、国内旅游需求波动,宏观政策调整限制、旅游方式发生变革等因素影响,依然强劲发力,呈现持续健康发展态势,成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一道靓丽的风景线。2014年,全省预计接待游客4.72亿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3752.8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4%和17.07%,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入境游更是逆势增长,在全国同比下降1%的情形下,全年接待入境游客277.07万人,同比增长3.40%;实现外汇收入12.38亿美元,同比1.61%。出境游显示强劲的增长动力,越来越多的湖北人走出国门旅游,全年出境游客达到144.18万人次,同比增长41.06%。全省旅游发展呈现以下特色。

从特点来看,主要有三大亮点。一是特色旅游异军突起。“花花世界”,以赏花游为主的乡村旅游蓬勃兴起;通过开展“灵秀湖北·快乐乡村游”主题系列活动,公布33条赏花线路和111个赏花景点,举办“寻访最美乡村”旅游宣传营销等,全年乡村旅游收入突破800亿元,成为农民致富增收的有效途径。“绿绿葱葱”以绿色休闲、洗肺养生为主的生态旅游增势不减,受到游客青睐。神农架被评为全国生态旅游示范区。“红红火火”,以红色为主的文化旅游走势看好;投资3600万元的电视剧《铁血红安》在央视黄金档播出,掀起红色旅游新热潮。全省红色旅游接待游客3236万人次,同比增长18.39%。“津津有味”,以美食、采摘为主的旅游消费形成批量。二是重大项目落地开花。全年完成旅游投资711亿元,同比增长41%,其中竣工旅游项目121个,在续旅游项目391个,新开工旅游项目194个,新签约旅游项目116个。武汉“汉秀”和电影乐园、恩施大峡谷《龙船调》、襄阳《草庐诸葛》等一批重大文化旅游项目建成营运。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楚河汉街、武当山、三峡人家风景区扩建等项目获得资金支持。目前,各类商业银行对重点旅游类项目授信800多亿元。三是旅游要素如虎添翼。8家旅行社进行全国百强,创历史最好水平;新增5A景区1家(黄陂木兰生态文化旅游区)、拓展1家(屈原故里文化旅游区纳入三峡大坝5A范围),总量居全国前五(全国184家);同时,旅游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许多地方旅游交通由过去的“咫尺天涯”变为“天涯咫尺”,神农架机场正式通航,恩施动车高铁和武汉多条城际铁路正式开通,全省高铁动车里程超过2000公里;宜巴、恩来、恩黔等多条高速建成通车,湖北交通立体桥地位更加凸显。国务院正式批准天河机场口岸实行外国人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武汉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水平大大提高,湖北大旅游目的地地位进一凸显。

 

附:2014湖北旅游十大看点

1.部省共商湖北旅游发展大计 湖北加快推进旅游改革发展

2014年12月4日,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省长王国生在汉会见了来鄂调研的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一行。双方就共同推动湖北旅游改革发展和旅游经济强省建设进行会谈。双方将共同推动湖北在旅游体制机制改革、长江旅游经济带建设,旅游规划和重大旅游项目建设等方面取得新突破。湖北省政府先后两次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湖北旅游改革发展,研究出台《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湖北旅游将迎来重大的政策机遇,未来5年,湖北将全力推进旅游发展科学化、大众化、多样化、国际化和信息化,到2020年,全省旅游综合收入达到6800亿元以上,把湖北建设成为旅游强省和国际知名、国内一流的旅游目的地。

 

2.武汉“双骄”隆重开启  旅游演艺好戏连台

2014年,是湖北旅游的“演艺”之年。7月、8月,由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投资公司巨资打造的两台山水实景旅游演艺节目《龙船调》和《草庐诸葛亮》相继面世;7月21日,一台以湖北古代名人文化和“九头鸟”传说为题材,融合丰富旅游元素的大型音乐动漫杂技剧《凤舞楚天----九头鸟的传说》成功首演,全面推向市场。2014年12月20日,万达集团历时5年倾心打造的两台世界顶级的文化大餐武汉“汉秀”和“电影乐园”盛大开业,武汉“双骄”将湖北旅游演艺带入全球视野。加之已有近10年历史的《夷水丽川》和《神农架梆鼓敲起来》等经受市场检验的旅游文化节目,湖北旅游正式迈入文化旅游演艺时代。

 

3.旅游扶贫带动就业35万人,湖北连片旅游扶贫模式全国推广

12月初,全国贫困村旅游扶贫试点工作座谈会在我省恩施圆满顺利召开。会上湖北全面介绍和展示了旅游在扶贫工作中的作为、担当和成效,湖北“三创四型五变化”的旅游扶贫模式得到国家旅游局和国务院扶贫办的充分肯定。12年来,湖北各部门聚集力量、形成合力,共累计筹措使用资金4.82亿元,支持建设了18个旅游强县、13个旅游名镇、97个旅游名村、13个旅游名街、100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点和319个高星级农家乐。通过这些建设带来的旅游经济收入已占全省总旅游经济收入的20%,3年内直接带动就业35万人,农民年均增收1800元。

 

4.新增2家5A景区、3家“百强”旅行社    旅游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

2014年,秭归屈原故里作为三峡大坝延展景区创建为国家5A景区,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正式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评定为国家5A级景区,湖北国家5A级旅游景区总数达10家,名列全国前矛。湖北省有8家旅行社跻身全国百强,比2013年度增加3家,还有一家旅行社进入2013年度全国旅行社税收十强;旅行社的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排名第9位,国内旅游接待人次排名第6位,组织人次排名第8位。经过多年的培育和引导,湖北旅游市场主体不断做大做强,不断适应新的形势,在转型升级的道路上越走越稳。

 

5.第七届华中旅游博览会成功举办  现场交易金额千万元

5月,第七届华中旅游博览会在武汉国博中心成功举办,省长王国生到展馆调研,副省长许克振出席开幕式。20个省市、11个国家和地区前来参展,20多个国家重点旅行商买家前来参加专业对接,业内观众近3万人次,现场各大参展商和买家签约协议金额近亿元,交易金额达千万元。华中旅游博览会成为重要的节会品牌,灵秀湖北旅游主题形象借助展会平台深入人心。

 

6.神农架机场正式通航 湖北旅游借助“中国立交桥”进入“快旅慢游”新时代

2014年5月8日,神农架机场正式通航,武汉飞至华中屋脊神农架仅需50分钟;12月,武汉至旧金山直航开通,至此,武汉机场的国际(地区)客运航线已达30条;这一年,武汉至恩施市动车开通,武黄、武咸城铁通车,以武汉为中心的“十字铺开、米字成形”铁路网基本形成,高铁和动车组开行覆盖了湖北的大部分市州,形成以武汉为中心,覆盖省内300公里范围和至中部省会城市2小时左右快速客运交通圈,以及至长三角、珠三角的4小时左右快速客运交通圈;谷竹、江南等10条高速公路建成,新增5条出省大通道,“七纵五横三环”高速公路主骨架基本建成。大通道、大枢纽、通达九州的交通主干网,为人们创造了全新的出行时速,“超快感慢生活”灵秀湖北中部旅游集散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

 

7.三峡大坝免费开放 湖北旅游正摆脱“门票经济”

2014年9月25日起,国家5A景区三峡大坝对中国游客施行门票免费,开启了三峡大坝“免费时代”,社会各界为此举点赞。免票以来,游客量同期明显增多,由三峡大坝带来的综合效益显现,周边景区及相关服务业普遍受益。无独有偶,2014年成功创建为国家5A级景区的黄陂木兰文化生态旅游区,宣布“升级不提价”,还推出系列降价惠民措施。随着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湖北大部分景区已经意识到,拼价格不如拼服务,靠公务不如靠大众,依赖“门票”已过时。

 

8.武汉获批72小时过境免签  湖北旅游目的地建设迈出新步伐

2014年底,武汉获得“过境免签”资格,这意味着部分国家持有第三国签证和机票的外国人,经边检人员查验护照、联程机票后,就可从天河机场边检通道进入武汉市境内,进行一至两天的短程旅游,省去办理签证的麻烦。这是我省旅游目的地建设迈出的重要步伐,特别是对于拉动持续疲软的入境旅游,具有明显带动效应。

 

9.智慧旅游省级建设方案出台 湖北旅游进入“智慧”时代

2014年,湖北省全面启动智慧旅游建设,《湖北省旅游局智慧旅游省级综合平台建设方案》正式出台,省级智慧旅游平台顶层设计顺利完成。启动了官方微信改造升级、手机掌上游(二期)工程等5个信息化项目建设,面向行业部署了以“三个五”为主要内容的全省智慧旅游试点示范工作。举办了贯穿全年的“灵秀湖北微博微信行”活动,“灵秀湖北”旅游一卡通发行量超过200万张,湖北被中国银联列为全国唯一的“银联62折景区优惠”权益试点省。

 

10.旅游标准化建设全面推进  湖北旅游进入“标准”升级期   

  2014年,武汉市成功创建为全国旅游标准化城市,襄阳、宜昌、赤壁等城市旅游标准化工作不断推进,这些城市通过旅游标准化建设加快了旅游集散中心、咨询中心、公共信息导向系统等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城市功能,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广大市民和游客充分享受到旅游标准化带来的便利和快捷,游客满意度显著提升。以旅游标准化建设为突破口,湖北正在加快推进旅游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