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民16年来义务清垃圾 穷讲究改变社区风气

26.11.2014  12:14

  昨日,尹和平正在为社区邻里收拾垃圾。16年来,尹和平一直坚持帮邻里义务收垃圾,为社区创造了美好的生活环境 记者陈卓 摄

  洪山区天兴洲绿岛社区是个移民社区。1998年洪灾后,564户天兴乡的村民整体搬进这里的500余栋小楼中。昨日,记者走进该社区,但见一栋栋小楼房前屋后洁净整齐,少有乱堆乱放,路面上看不见一点垃圾,每家门外还放着垃圾桶。路边闲聊的居民告诉记者,小区能有今天这样的面貌,跟社区居住的老尹10多年来的坚持分不开。

  居民们口中的老尹是61岁的尹和平。居民周金珍说:“尹和平帮我们捡了16年垃圾,哪个还好意思再乱丢。

   眼里见不得脏

  天天社区里清垃圾

  昨日清晨5时,尹和平一如往常地推着他的小三轮车,在小区里沿路清理垃圾。小区里有保洁员,每天清运2次垃圾,尹和平清垃圾,纯属义务。

  尹和平也是天兴乡江心村村民,幼时得过小儿麻痹症,导致左腿残疾,他一辈子没结婚,现在跟侄儿一家住在一起,靠领低保和残疾津贴生活。

  16年前他和其他村民一起搬来这里,住进漂亮的楼房,着实让爱干净的老尹特别高兴。老尹告诉记者,自己爱干净的习惯得自于干净利落的母亲。“小时候我妈天天要我把扫屋子,不扫要挨打。”尹和平说,从小听母亲的教训耳朵都起茧了,就慢慢地眼里见不得脏,“现在讲就是有点洁癖。

  刚开始,老尹没事爱在社区里蹓跶,没多久他就感觉不舒服了。以前大家都是农民,搬进小区农村的生活习惯却没改,就喜欢乱堆乱放,更让他难以忍受的是乱丢垃圾。“小区里垃圾混着泥巴,感觉让人无处落脚。

  从那时起,他没事就在小区里捡垃圾。第一年还只是用手捡,到第二年,他干脆买了个二手的小三轮车,方便收捡清运。

   别人前脚丢他后脚捡

  一直捡到别人不再丢

  从搬进小区至今,这已是尹和平的第3辆运垃圾车。车是他自己花钱买的,不分寒暑地运垃圾,唯一的回报就是他从垃圾里捡点纸盒、空瓶子等,买垃圾车的钱就来自这里。

  老尹开始捡拾垃圾,有人看不惯,曾讽刺他是“穷讲究”,还有人故意跟他为难。一次,他在前边捡,一个居民就故意在旁边丢,等着他过去捡。尹和平跟他讲,“你要丢就丢吧,丢完了我好捡起来。”那人一边丢,他就跟在后边默默地捡,一直捡到别人不再丢。

  “我知道很多人笑我,但我不气。小区干净了,我看着舒服。

  “有人讽他图表现,但哪有表现16年还不求回报的人呢。”62岁的居民曾感林感慨,一年年过去,村民们也变了,现在没人再笑他嫌他,更没人再乱丢垃圾,反而讲究的人越来越多。

(见习编辑:陈佳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