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功夫还得下在平时”——三峡库区秭归县25处滑坡零伤亡追踪

06.09.2014  18:57

    新华网宜昌9月6日电 (记者梁建强)伴随着刺耳的轰鸣声,巨大的滑坡体如脱缰的野马般奔腾而下,将山下的大岭水电站整体掩埋。

    9月上旬,暴雨天气袭击位于三峡库首的湖北省秭归县。2日13时19分,沙镇溪镇三星店村杉树槽发生大面积滑坡。总体积约80万立方米的滑坡体致使当地一座水电站、60亩柑橘园及部分电力通讯线路损毁,G348国道中断,但并无一人伤亡。

    “要是没有及时预警,结果可能完全不一样了。”沙镇溪镇党委书记杨卫海告诉记者,地质灾害监测员在滑坡发生前及时报告警情,为疏散群众赢得了宝贵时间。

    当天上午,三星店村第三村落理事长、地质灾害监测员王克旺在巡查过程中发现,大岭水电站附近地面有浑水汩汩溢出。

    “有险情!”经历过11年前造成数十人遇难的千将坪大滑坡的王克旺意识到可能会有危险发生,立即与村干部取得联系。三星店村党总支书记李何伟、村委会副主任杜海峰赶往现场后,将险情上报镇政府。

    中午12时许,水电站附近出现落石、山体开裂等状况。正在附近查看灾情的镇干部以及县国土资源局专家果断作出决定——“马上疏散险区群众!

    13时16分,电站全体职工以及附近沙镇溪镇初级中学的师生全部撤离。仅仅3分钟后,滑坡体倾泻而下……

    同样是在9月2日,秭归县泄滩乡徐家山村也遭遇一次滑坡侵袭,上演了一场“生死大转移”。

    当晚22时40分,徐家山村一组理事长李发元准备冒雨出门巡视时,发现家中房屋开始往下掉土,墙体发生倾斜,地面也有多处大面积凸起。

    “山体滑坡了!快跑啊!”多次参与灾害群防群测培训的李发元意识到这是山体滑坡的前兆,当即呼喊村民撤离。数分钟内,周边村民17户25人全部撤出房屋。22时50分,11户居民的房屋因滑坡轰然倒塌,幸无人员伤亡。

    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统计数据显示,持续多天的暴雨天气共造成秭归发生滑坡25处,滑坡总量达260万立方米。然而,由于预警到位、撤离及时,2451名滑坡区域内群众得以紧急安全转移,实现零伤亡。

    沙镇溪镇初级中学宿管员胡建勋说,校门前设有油漆标记的两处滑坡监测点,平时,学校也经常组织应急演练。“滑坡前,500多名师生只用几分钟就全部安全转移了。

    记者了解到,作为地质灾害频发的山区县,秭归探索并建立了“群测群防”组织体系,县、镇、村、监测员四级责任人常年高度戒备。

    “全县900多处险情点,每一处都配有监测员,不留盲区。”秭归县国土资源局总工程师余祖湛介绍,每个监测员负责一处险情监测,每次监测都要详细记录过程。平时四五天巡视一次险情点,下雨等特殊天气一天巡视三四次。

    走进沙镇溪镇、泄滩乡等地的村民家中,每户墙上都贴着醒目的“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明白卡”,卡上包括注意事项、监测与预警责任人姓名电话、撤离与安置措施等10多项内容。“防灾减灾,功夫还得下在平时。”杨卫海说。

    “重大灾害无一人伤亡,不是侥幸,是群测群防体系真正发挥着作用。”秭归县委书记刘晓华介绍,虽然县内地质灾害多发,但已11年无人因地质灾害伤亡。(完)

(编辑 毛丽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