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残联多举措尽心尽力服务残疾人

03.01.2020  16:50

2019年,宜都市残联努力贴近全市残障群众的需求,用心用情用力服务,帮助残疾人“”起来,“”起来、“”起来、“”起来,让残疾人政策真正“”起来、让社会助残合力最大限度“”起来、让残疾人事业进一步“”起来。

一是研究完善并落实政策,帮助有能力的残疾人就业“”起来

强化政策引导。出台《宜都市残疾人就业创业资金扶持管理办法》,规范扶持程序和标准。残疾人创业贴息贷款额度提高至15万元,目前已为19名残疾人个体和2家集中安置残疾人企业贷款330.8万元,贴息8.96万元。实施残疾人阳光创业扶持“双百工程”项目,为18名残疾人落实资金7.5万元。对10名视力残疾人在市内取得合法证照开办盲人按摩经营场所的,给予2万元经营补贴。指导“宜枝独秀”蔬菜专业合作社申报宜昌市残疾人就业示范基地,帮助该合作社获得两级奖励资金8万元。为自主培训取得中、高级职业证书的5名残疾人落实补贴资金0.55万元。

协调征收促进。征收残疾人就业保障金1343万元,审核安置残疾人单位122个,安置残疾人180人,新增分散按比例安置残疾人就业23人。加强就业指导。组织残疾人参加就业招聘会,4家企业为残疾人提供工作岗位35个,45名残疾人求职达成就业意向15人。做好残疾人求职登记,推荐残疾人就业,截至目前共接待来访求职残疾人44人,推荐23人就业。组织培训提能。选送16名残疾人到宜昌市残疾人就业中心参加培训;举办47人参加的电商培训班,27名残疾人培训后到小红帽网络服务平台就业;460名残疾人参加农村实用技术培训。支持残疾人受教。配合教育部门落实残疾人受教育相关政策。从残保金列支安排10万元到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宜都之春”助学项目,为考取高中、大学、研究生的残疾学生及残疾人子女给予资助,105人获助9.88万元。

二是积极实施康复救助,推动残疾人克服身体障碍“”起来

完善政策,努力实现康复救助全覆盖。围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降低康复救助门槛条件。全年共为2192名持证残疾人实施康复救助:为400名白内障患者实施白内障手术费救助;为1340名精神残疾人提供每人500元的服药救助,为87名重度精神残疾人实施住院救助;为贫困残疾人配置辅助器具365台套,其中安装假肢36例;发放轮椅车231台;发放盲杖、腋杖、拐杖、坐便椅68台套;为15户贫困残疾人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为15名听力残疾人配置助听器。

加大残疾预防宣传和训练,有效防范残疾风险。利用全国“爱耳日”“爱眼日”“助残日”和“全国残疾预防日”等时机,开展宣传活动,引导社会防范残疾风险,全年共开展集中宣传活动3场次、印发宣传资料10000余份。投资10万元,新建高标准社区康复训练室2个。组织50人开展盲人定向行走训练2次。

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出台实施办法。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核,出台《宜都市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实施办法》,全年共为30名0-6岁残疾儿童和14名7-14岁残疾儿童落实康复救助。

三是落实保障补贴政策,让残疾群众享受政策“”起来

严格落实残疾人兜底保障政策。协助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至11月,全市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发放2718人次,累计发放164.145万元;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发放5598人次,累计发放591.13万元。

认真落实残疾人保险类保障、补贴政策。对残疾人个人缴纳基本养老保险的,提高补贴标准至每人每年1000元,全年补贴资金65万元。汇总统计我市一至三级残疾人,协助落实失能残疾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由财政全额代缴。

采取一事一议,对特殊困难家庭实施个性化救助。对出行困难的重度肢体残疾人陈红给予轮椅车购置补贴;对手术治疗的全国自强模范李玉洁给予救助;安排22万多元对378名生活困难残疾人进行慰问;对17个贫困家庭实施无障碍改造等针对性救助。严格组织申报残疾人享受其他特惠政策。对61名持有残疾人机动轮椅车的残疾人给予燃油补贴1.586万元;对取得驾驶证的残疾人给予驾考补贴0.6万元。

规范实施残疾人寄宿托养,着力改善残疾人生活状况。出台《宜都市残疾人寄宿制托养服务实施办法(试行)》,对30名符合条件且享受了机构托养服务的残疾人进行补贴,同时通过补贴政策引导社会服务机构为残疾人提供托养服务。

四是建强专门协会,开展文化体育活动让残疾人“”起来

抓龙头建强协会班子。明确盲人协会、肢残人协会、残疾人艺术协会的班子,召开相关会议,对协会工作提出政治、组织和服务要求。加强乡镇残联、村(社区)残协管理,组织11名工作者参加宜昌市残疾人专职委员培训班。

开展活动提升组织凝聚力。指导肢残人协会开展“一起学听跟,共圆小康梦”主题活动,60多名肢体残疾人参加。指导盲人协会举行感恩回馈活动和庆祝36届“国际盲人节”活动。帮助残疾人艺术协会主席周长青出版《雕塑艺术作品集》并召开交流分享会,帮助申报宜昌扶持资金5000元。

牵头组织开展活动丰富残疾人文化生活。组织参加宜昌市残联举办的红色文化竞演活动,李玉洁获二等奖,市残联获组织奖。开展残疾人文化进家庭“五个一”活动,组织100名残疾朋友“读一本书、看一次电影、游一次园、参观一次展览、参加一次文化活动”。

五是多方组织宣传,把社会助残力量“”起来

典型引导。大力宣传推介帮助重度残疾人增收的亮星眠保健枕公司,受到中国残疾人志愿者协会充分肯定,被表彰为宜都市优秀志愿服务队,在全市起到带动作用。

项目推动。启动“千手观音”助残志愿服务项目,向全市发出招募助残志愿服务项目的“征集书”,截至目前,共有10个集体或个人长期开展助残项目,为残疾人提供各项帮助折合资金约15万元。

六是真抓严管夯实基础,让残疾人事业“”起来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强残联组织。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提高政治站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按期对基层组织进行换届,无候选人直选产生新的机关支部班子。认真组织开展党建活动、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全面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凝聚力、向心力。扎实开展平安法治教育,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维护稳定和谐环境。

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压紧压实党组、党组书记主体责任和班子成员“一岗双责”,强化意识形态学习教育。抓实理论学习,按要求做好网络管理和宣传工作,积极参与文明创建,被宜昌市委、市政府评为2017-2018年度文明单位,积极参与卫生城市创建。

党风廉政建设持续抓紧。持续深入落实党组主体责任,强化监督管理,抓住关键岗位关键人,防控风险点,营造勤政廉政良好风气和环境。残联与联系村一起,邀请市委党校常务副校长郑蕾艳专题辅导《中华人民共和国监察法

扎实开展残疾人专项扶贫和联村工作。积极履行行业扶贫责任,加强对贫困残疾人群体的基础数据掌握、分析,印发《宜都市2019-2020年贫困残疾人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进一步做好贫困残疾人各项政策的落实。与陆城驿马冲村组织联建,列支8万元支持村开展垃圾分类试点工作,专派工作人员全年驻村助力脱贫攻坚。

规范残疾人证办理,有序组织换发新证。加大办证监管力度,严格规范办证程序。对到大厅办证的残疾人和家属,热情接待并规范高效服务。对行动不便有办证需求的残疾人,协调上门鉴定,全年上门评定283人次。截止12月15日,全市第二代《残疾人证》持证人数13763人。其中今年新办证1230人,约3300人完成到期换证工作。开展残疾人信息数据更新工作。按上级要求高标准开展残疾人信息数据更新工作,组织信息采集员培训,对全市1万多名持证残疾人信息进行全面采集录入系统,加强指导和督办,确保信息数据准确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