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武昌区推幼儿园“智能接送”系统

15.12.2015  10:15

记者杨枫 通讯员叶壮 李子云摄

昨天下午4点50分,武昌区康乐幼儿园小一班的家长范先生准时来到幼儿园门口接孩子,范先生发现幼儿园门口开始用迎宾栏指导家长有序排队。轮到范先生进入幼儿园时,他掏出幼儿园刚发放的“智能接送卡”,往刷卡机上轻轻一贴,卡机轻响一声,范先生的即时照片马上就出现在了刷卡机的大屏幕上,同时范先生的妻子手机上也同时收到了范先生接孩子时的照片,这时刷卡机语音播报系统播报道“范××小朋友放学啦”。听到语音播报后,康乐幼儿园门口站岗的保安才允许家长进入幼儿园接走孩子。范先生表示,自从上周幼儿园装配了这个打卡机后,接送孩子既需要“刷卡”也需要“刷脸”,虽然接送孩子时需要多排几分钟队,但安全性却大大提高了。

记者体验

14张“刷脸照”

5张刷到“陌生人”

记者采访康乐幼儿园多位家长发现,几乎所有家长都对新配备的“刷脸”考勤机“点赞”,家长郭女士称“有了这种新型刷卡机,家长感到很安心”。虽然使用这种“智能接送”系统比以往“看卡进门”的方式时间稍长,家长也都能接受,并能做到有序刷卡入园。

但记者翻看家长手机APP发现,并不是每张“刷脸照”都是家长本人。小一班家长范先生使用“刷脸”考勤机7天,天天均是他接送孩子,此期间共摄下照片14张,记者发现有9张是范先生本人,有1张是大树,有2张是保安的脸,还有2张是范先生不认识的大妈。“这两个大妈应该是站在我后面的接孩子的家长。”范先生分析道。记者在放学时间观察到,因为还有家长不熟悉“智能系统”的用法,保安便会指导家长使用,或者进行简单讲解。还有一些年龄大的家长对机器可以拍照产生了强烈好奇心,在刷卡机前逗留时间较长。“有些家长刷了卡还站着看,我就侧着身子刷卡进园了。”范先生分析,有可能是这个原因导致摄像头捕捉到了别人的影像。

对此,干局长表示,目前80多台“智能接送”系统已经配备到位,幼儿园正在陆续更换,系统还处于调试阶段,目前投入使用的幼儿园都是“试用”,工作人员会随时上门进行指导和调试,确保以后的正常。家长们对这种新型机器也处于一个熟悉阶段。所以本学期还属于一个“过渡期”,下学期伊始,会确保所有幼儿园及其家长都能够正确、熟练地使用这套智能门禁系统。

另外,针对接送卡如果遗失,会不会冒用的问题,干局长解释,卡一旦遗失,家长可通知幼儿园,幼儿园会进行挂失补办,遗失卡随即无效。

家长必须手持带有识别信息的“IC”卡,在校门口的仪器上刷卡,才能顺利地进出校园接送孩子。记者李子云 摄

记者调查

近90所幼儿园配“智能接送”系统 家长接娃需“刷脸”

记者在武昌区康乐幼儿园了解到,这种新型“刷脸”考勤机上周刚刚投入使用,之前用的都是只有刷卡功能的考勤机,家长刷卡后只能听到“滴”的一声响,没有语音播报和照相功能。

记者看到,该刷卡机高约一米二左右,配备有24寸左右的屏幕,屏幕上方配备有摄像头,家长在打卡区打卡后,摄像头便会即时摄像,相片会马上显示在屏幕上,除此之外,这种考勤机还可以语音播报,帮助安保人员识别是否是园内小朋友的家长。康乐幼儿园老师介绍,在下发该接送卡时,还要求家长扫描卡背后的二维码,下载一个APP软件,输入家长电话登录后,会有孩子的个人信息。同时,接送人的影像会即时传送到APP上,一旦孩子被接走,手机会有提醒孩子于几时几分被接走,并提示看接送人的照片影像。如果家长没有智能手机,也可以通过电脑网站查看。除了打卡外,APP还设有孩子在校表现、老师评语、学校食谱、缴费记录、教学安排等内容,不过因为系统刚刚开始使用,除了详细的考勤记录和接送人照片有显示外,其余各项内容还未填充完整。

记者了解到,装配“刷脸”考勤机的不止武昌康乐幼儿园一所。记者从武昌区教育局了解到,该区近90所公立、民办幼儿园均装备了这种特别的“刷卡机”,全部由教育局拨款,各幼儿园免费安装。武昌区教育局副局长干毅介绍,为了进一步打造全区“平安校园”,教育局拨款30余万元给全区所有幼儿园配备了这套“智能接送”系统。干局长介绍,这是首次为全区幼儿园配备统一的考勤系统,以往各个幼儿园都是“各自为政”,有的用芯片卡刷卡,更多的是幼儿园自制的纸质卡。入园时,只需要将纸质卡出示给保安即可。这种方式虽然方便,但存在很多隐患。如遗失后,别有用心者捡到后可以利用卡片进园,再者卡容易被仿制,也不够安全。统一配备“智能接送”系统后,安全性提高了很多,能看到接送者的照片,让家长也安心不少。但这套“智能接送”系统,并不能代替保安的职责。武昌区教育局依然出资给全区所有公立、民办幼儿园配备两名安保人员。“双管齐下,幼儿园校园安全更有保障”。干局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