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市政府法制办201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25.08.2014  11:37
 

  今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我办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政府法律事务工作为重点,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积极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法治环境。

  一、加快法治政府建设,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一是认真谋划法治政府建设。根据中央精神和省委、市委要求,积极开展法治政府建设试点工作,历时3个多月组织起草《宜昌市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实施方案》,经征求各县市区政府、市直各部门意见后,于今年5月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明确了我市开展法治政府建设的目标、任务和保障措施。

  二是全力做好“较大的市”的申报工作。抢抓国家增加“较大的市”数量的机遇,积极组织开展论证及申报工作,先后3次向省政府法制办进行了汇报。2月28日,省政府已于专题向国务院报送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恳请批准宜昌市、襄阳市为“较大的市”的请示》。3月市委常委会专题听取了“较大的市”申报争取工作情况汇报,成立了工作专班。市人大、市政府领导分别于3月、6月先后2次带队赴北京向国务院法制办、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就申报工作进行了专题汇报。

  三是积极申报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3月,在考察借鉴先行先试的鄂州、黄冈等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组织起草了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方案;4月,以市政府名义向省政府报送了《宜昌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行政复议委员会试点工作的请示》;5月,省政府批转省政府法制办研究,目前各项筹备工作正抓紧进行。

  四是完善依法行政工作机制。积极与省政府法制办、市目标办衔接,对2013年度县市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部门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进行考评,制定了2014年度《县市区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依法行政考评细则》。起草了《市人民政府关于2013年推进依法行政工作情况的报告》,经市政府领导审定后,今年3月由市政府常务副市长宋文豹向市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作了专题报告,综合测评结果为满意。

  五是建立健全法律顾问工作制度。积极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关于普遍建立法律顾问制度的要求,今年6月,按照自愿、公开、公平、公正原则,采取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市政府法律顾问服务,通过实地考察、评审委员会决定、公示等程序和环节,最终确定了百思特、普济2家律师事务所为市政府法律顾问单位,目前,法律顾问团队已按照合同约定为市政府提供法律服务。

  二、完善制度建设,主动服务中心工作

  一是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机制。为科学规划2014年度市政府制度建设,我办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2014年度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计划》,已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印发;进一步完善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起草并提请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宜昌市人民政府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规定》,规范了规范性文件的立项、起草、审查、决定、公布等程序;进一步拓展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工作,对小饭桌食品安全、大气污染防治等涉及民生的规范性文件,通过市政府门户网站向公众征求意见。

  二是高质量承办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高质量推进市政府法制建设,组织起草并提请市政府制定《小饭桌食品安全管理办法》、《劳动模范管理办法》、《城区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城区饮食业油烟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国有企业监事会办法》、《关于进一步推进市场主体准入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关于做好公共租赁住房和廉租房并轨运行工作的通知》、《节约用水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30余件,承办各类前期调查研究和法规规章草案征求意见等25件。同时,积极支持和指导长阳、五峰自治县的自治立法工作,对上报的2件单行条例依法进行了审查修改。

  三是开展规范性文件集中清理工作。为推动政府制度建设,更好地服务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我办围绕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组织开展规范性文件清理工作。按照清理工作方案,各清理工作责任单位对本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对本部门主要负责实施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提出初步清理建议后,经我办审核并报市政府批准,决定废止2件规范性文件,继续施行88件。

  三、提高化解矛盾公信力,彰显行政复议主渠道作用

  一是畅通行政复议渠道。本着及时便民的原则,对符合受案条件的行政复议案件纳入法定程序予以解决,对不符合立案条件的依法告知不予受理理由并做好解释。今年上半年共收到行政复议申请47件,其中受理41件,不予受理2件,通过其他方式解决4件。

  二是改进行政复议审理方式。创新审理方式,变“关门办案”为“开门办案”,对重大复杂案件进行实地调查和听证;将调解作为处理行政争议重要手段,在尊重当事人意愿的基础上,组织调解或推动当事人协商和解,有效地化解行政争议;实行跟踪回访,通过行政复议建议书、意见书的形式指导行政机关规范行政行为,促进行政机关依法行政。今年上半年共实地调查3次,组织听证5次,已办结的38件行政复议案件,维持的29件,通过协调申请人撤回申请而终结的9件 ,调解率达到30%。

  三是认真履行应诉职责。4月,我办代理市政府出庭应诉汪年荣诉市政府集体土地登记上诉案件,通过积极应诉答辩,促使市中院采纳我方意见,判决维持了市政府的土地登记行为,推动当事人通过法定渠道解决纠纷,避免当事人缠访缠诉,维护了社会稳定。同时还积极与省法制办沟通汇报,化解了1起市政府为被申请人的行政复议案件。

  四是审慎办理信访事项。在接待群众来信来访时本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原则,坚持热情接待、耐心解释、精心办理,化解了一批信访积案、钉子案,有效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及社会稳定,不断升政府公信力。今年上半年共接待来信来访、处理信访案件8起。

  四、高效承办政府法律事务工作,防范法律风险

  一是认真办理行政决策合法性论证。充分发挥决策咨询职能,把“预防”作为工作的重点,为政府决策提供高质量的法律论证。对市政府交办的化解江重机械不良贷款问题、三峡全通公司中信信托贷款问题、兴业租赁执行案、市政府及房地产开发企业出让土地交付及出让金缴纳违约问题的处理等40余件决策事项,组织相关部门进行分析论证,按照法律框架内有效实现政府意图的原则出具法律意见,有效防范政府决策的法律风险。

  二是高效承办合同审查。积极为市政府招商引资、项目建设服务,始终坚持“防止合同内容违法,防止约定显失公平,防止条款表述不清;帮助各方友好协商订立合同,帮助各方全面履行合同义务”原则,上半年共审查修改岳阳至宜昌高速公路宜昌段特许权项目协议、宜昌通航产业园合作开发协议、点军区项目投资开发协议等项目投资协议、合同等23件,促进招商引资及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

  三是规范政府招商合同管理。为防范政府招商合同法律风险,统一政策适用,避免或减少招商合同纠纷,在充分征求相关部门的意见、反复研究论证的基础上,组织起草制定了《招商合同示范文本》,规范指导政府及其部门的招商工作。

  四是加强仲裁工作。继续拓宽仲裁服务领域,重点做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银行借贷、民间借贷争议的仲裁服务,并大力支持民商事争议当事人自行和解或通过其他方式调解后提请仲裁机构予以确认;加强与市法院、综治委、维稳办、司法局、信访局等之间的沟通协调,构建多渠道的社会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全面提升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和水平。今年上半年共受理仲裁案件185件,涉案标的额221879.69万元。

  五是参与清理规范市级行政审批事项。为进一步深化行政审批改革,提高行政效能,优化我市经济建设环境,根据国务院、省政府有关工作要求,6月,我办会同市编办对400多项现行市级行政审批事项进行了集中清理,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予以明确分类,对部分行政审批事项依法进行取消、下放、转为其他行政权力。7月,经市政务常务会议研究决定,拟保留市级行政审批事项138项(其中行政许可129项、非行政许可审批9项),取消5项,下放52项,转其他权力服务事项35项。

  五、规范行政执法,优化法治环境

  一是认真开展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坚持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的原则,切实加强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工作。今年对市人社局、市城管局、市公安局等单位拟制发的《建设领域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管理暂行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区建设垃圾管理通告》、《关于做好外来人员落户工作的通知》等9件规范性文件进行事前审查,从源头上防止抽象行政行为违法。与此同时,在规定时限内将本级政府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向省政府和市人大常委会备案。

  二是加强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共办理行政执法证和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证共54个,严格行政执法证件审核和备案工作,通过行政执法证件的办理,掌握各部门执法人员的基本信息和人员变动情况,加强对执法人员执法行为的监督。

  三是规范基层执法行为。与市监察局联合组织开展“人民满意站所”创建活动,以“人民满意站所“为载体,进一步规范基层执法,提升基层站、所、队标准化建设水平。今年4月,经过考评推荐、审核公示等程序,市政府对宜都市规划局规划执法大队等33个“人民满意站所”予以通报表彰。

  六、践行群众路线,加强机关自身建设

  一是认真开展群众路线教育活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把学习教育、强化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贯穿始终,把“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贯穿始终,把反对“四风”贯穿始终,把以整风精神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贯穿始终,高标准、严要求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结合“三进五访”活动,制定《市政府法制办联基层、办实事工作方案》,召开全市法制办主任座谈会,走访常家湾社区以及律师事务所,开展学习调研和征求意见,高质量召开民主生活会,明确整改措施,通过“边学、边听、边查、边改”,做到思想上有真触动,认识上有新提高。

  二是狠抓机关党建工作。抓学习,每周一次组织全体党员集中学习,重点放在政治学习和廉政学习上,及时组织党员学习党的方针、政策和党风廉政纪律,增强党员的政治素质和大局意识;抓载体,深入开展“百千万”活动、“我与改革同行”读书活动,组织全体党员到社区报到等,要求党员干部撰写心得体会,增强活动效果,目前收集心得体会文章35篇;抓作风,开展广泛的交心谈心活动,解决党员干部思想深处的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

  三是强化政府法制宣传工作。创建了宜昌市政府法制网,以“宜昌市政府法制网”为主阵地,全方位宣传政府法制工作;4月,与市委组织部联合举办全市“转变政府职能、优化发展环境”培训班1期,全市共有116家单位的负责人参加此次培训;通过多种形式,利用各种媒体,强化政府法制宣传,今年共在湖北省政府网、三峡日报、宜昌市政府门户网站上刊发宣传文章50余篇。

  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通过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弘扬正气,增强廉洁意识。修订完善了主任会议、车辆管理、财务开支等16项工作制度,从制度上筑牢防火墙;开展警示教育、案例剖析等活动,6月,法制办党总支与市政府办公室机关党委联合开展了“七一”纪念活动和警示教育活动,到烈士陵园和西陵区反腐教育基地参观,使全体党员的思想和心灵受到了震撼和洗礼。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
湖北省档案馆关于实体档案暂停提供利用的公告
尊敬的利用者: 省档案馆正在开展库房档案调整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