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市建立党员干部分类约谈监督机制

18.12.2014  23:13

    今年以来,丹江口市纪委不断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提醒,明确建立分类约谈机制,着力在时间、地点、对象、方式、内容方面进行分类约谈,增强约谈针对性,提升约谈质效,干部监督管理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是在约谈时间上分类。把握约谈时间,适时进行约谈。在新任干部任职前开展廉政约谈,增强干部廉洁从政意识;在落实“两个责任”等工作推进中对干部进行约谈,督促抓好责任落实;在清明、五一、中秋、十一等节假日前开展约谈,督促提醒干部遵规守纪,自觉抵制“节日病”等不正之风;在发现领导身边工作人员有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时,及时召集该市“四大办”、纪委、党委工作部门领导身边59名工作人员进行约谈,早提醒、早纠正;在全市财经纪律检查后,对存有违反财经纪律问题的19家单位行政负责人进行约谈,督促举一反三、及时整改。

    二是在约谈地点上分类。根据工作需要,灵活选择约谈地点。对城区办事处、市直单位等城区单位干部进行个别约谈时,对不便公开的信访问题约谈或有关需要保密的工作约谈,在市纪委领导办公室或专设约谈室进行;对违反财经纪律问题约谈、落实“两个责任”约谈等需要约谈多数干部的集体约谈,根据约谈人数多少,在市纪委会议室、市宾馆会议室、市电影院等容纳人数较多的大型会议场所进行;对督促乡镇干部落实“两个责任”或有关信访问题,需对距离偏远的乡镇干部或不方便到市区的干部进行约谈时,直接到干部所在乡镇会议室就近开展约谈。

    三是在约谈方式上分类。根据工作或问题性质不同,适时选择个别面对面约谈或集体统一约谈方式。对涉及个别干部的信访件举报、履职不到位、责任不到位等问题,督促个别干部开展有关工作时或在干部新任职之前,根据工作需要和约谈程序,对干部进行个别面对面约谈;对调整干部较多、检查发现出共性问题或督促多数干部抓好某项工作时,召集有关干部进行集中约谈。今年以来,先后开展违反财经纪律问题集体约谈、推进落实“两个责任”集体约谈等多人集中约谈9次,对有关信访问题、督促落实有关工作进行个别面对面约谈20余次。

    四是在约谈内容上分类。针对约谈内容,分为廉政约谈、工作约谈、信访约谈。对新提任或转任重要岗位的领导干部,出现苗头性问题的干部,开展廉政约谈,进一步增强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意识。针对党员干部贯彻执行上级决策部署不力、履职不到位、工作不负责任等情形,开展工作约谈,对干部进行提醒、教育和告诫,督促其认真履职。对反映党员干部作风和廉洁自律方面的问题的有关信访情况,及时对被反映人进行专门约谈,核实情况并督促纠错整改。今年以来,该市纪委已廉政约谈60人,信访约谈8人,工作约谈180余人。

    五是在约谈对象上分类。根据约谈对象所处工作岗位情况,逐级进行约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对班子成员及所属单位党政负责人进行约谈;其他班子成员对分管范围内的部门(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市纪委主要负责人对各镇(办、处、区)、市直各单位党政负责人、纪委书记(纪检组长)进行约谈。各镇(办、处、区)、市直各单位党政负责人对本地本单位班子成员及所属科(室)、站(所、队)、二级单位负责人进行约谈。今年以来,市委书记就落实主体责任,与全市20个镇(办、处、区)党委书记逐一进行约谈;市长与政府组成部门、直属单位负责人进行了集体约谈,副市长对分管单位负责人进行集体约谈;市纪委常委就落实“两个责任”,划片对全市20个镇(办、处、区)、91家市直单位党政负责人、纪委书记(纪检组长)进行约谈,对领导身边59名工作人员、33家重点学校负责人进行约谈。

    截至目前,该市已开展约谈30余次,约谈党员干部250余人次,其中:党政正职160余人,纪检监察干部30余人。通过分类约谈,进一步增强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尤其是加强了对党政正职和纪检监察干部的监督,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落地生根。(顾亚莉、陈攀霄、柳明)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