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市市公安局、国家安全局房县扶贫工作速记

18.10.2014  00:53

  新华网湖北频道10月17日电(孔令学)15日,在房县白鹤乡黄杨村5组,全长4.2公里的通组公路正在开挖路基。这是由十堰市公安局和市国家安全局联合成立的扶贫工作队自8月13日进驻黄杨村后,首个动土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

  据市公安局、国家安全局驻黄杨扶贫工作队负责人高东辉介绍,黄杨村被市政府确定为公安、国安部门扶贫帮扶点后,两家单位立即抽调实职干部组成扶贫工作队进驻该村,与白鹤镇、黄杨村联合对村情进行全面摸排,了解村民经济状况、确定扶贫对象和重点。通过全面摸排,确定了552名贫困户、其中49户重点贫困户。副市长、公安局局长孙学余还于8月13日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黄杨村实地踏勘村情村貌,分析该村经济发展优劣势,提出合理化建议和扶贫帮困方向,并到该村五组贫困户许某家走访结“穷亲”。

  自8月26日起,市公安局和市国家安全局49名县级干部每周两批次进入黄杨村,与重点贫困户口结对认亲。目前,县级干部与重点贫困户对接工作已全面完成,48个逐户帮扶计划已初步制定。

  在入户工作中,党员干部冒着大雨,踏着泥泞,步行在田野山间,访民情、问民意,将贫困户的需要和困难一一记在心里。市公安局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向开荣的包扶户——黄杨村三组村民马义成提出想养几头猪。工作队员想起走访中了解到九组一村民家里有小猪仔,向开荣立即掏出现金400元委托工作队员购买后送到马家。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黄晓滨的包扶对象——七组村民徐跃亭困贫无钱支付医保金和养老保险,黄晓滨当场为他向村干部代交了2014年度医保和养老保险金。

  “要想富,先修路!”黄杨村还有3个组没有开通公路,总里程达11.2公里,涉及1300余村民。村里的农产品卖不出去,山外的生产物资运不进村。修路成了挡在村民致富路上的第一道坎。

  扶贫工作队与镇、村、组多次研究,决定先易后难,首先打通距离黄杨村委会较近的5组与6组之间的总长4.2公里的通组公路,共需资金25-30万元。在扶贫队的加油鼓劲下,由村民先期筹资10余万元作为启动资金,通组公路于“十•一”前破土动工。扶贫工作队决定多方争取,力争年底前帮助黄杨村将这条“脱贫路”打通。

  “通村公路只是先期扶贫工作的一部分。”扶贫工作队队长高东辉说,经过一个多月细致的调查工作,工作队先后3次主动联系镇政府和村两委召开了联席会议,共同研究黄杨村六年脱贫发展规划,初步确定五点主要发展思路:(一)立足村情(边远、生态环境良好),以发展种植、养殖业为主,重点发展香菇、木耳、猪、羊、牛、大鲵等,扶持大户、带动小户,提供科技、信息、贷款、防疫、市场、销路等方面的服务;(二)发展打工经济,促进村集体经济发展,为村集体所有的山林、沙场承包招商;(三)学校、危房改造工程,摸清底数,先急后缓,争取政策,尽快审批,纳入国家计划;(四)分步推进清洁饮水工程,文化广场建设和互联网入村工作;(五)从资金、政策、项目上尽力帮助改进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通组公路11.2公里、水渠6公里、河堤3公里)。

  “有党委布局、部门支持,我们坚信,在扶贫队、县镇村三级部门和广大村民同心协力之下,我们黄杨村一定能尽快实现脱贫目标!”对于带领村民脱贫致富,黄杨村书记赵国兴胸有成竹。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