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秦军调研旅游工作

12.05.2015  18:33
 

5月8日至10日,襄阳市委副书记、代市长秦军同志前往保康县、南漳县、谷城县、襄城区等旅游资源富集地区调研旅游工作。

每到一地,秦军都要详细了解当地重点景区景区开发建设情况和旅游接待情况,现场为景区发展“把脉”,开具“药方”。

针对部分景区门票收入在旅游总收入中所占比重偏高的问题,秦军指出,发展旅游业,要有长远眼光,要跳出“门票经济”的圈子,算清综合收益大账。不仅要吸引外地游客来到襄阳,还要让他们在襄阳逗留,而不仅仅是走马观花。如果景区各项配套齐全,活动项目丰富多彩,即便减少了门票收入,也能拉动餐饮、游乐项目等二次消费,让游客主动消费、享受消费。秦军要求,各地旅游部门和旅游景区要在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配套上多下功夫,延伸旅游服务产业链,让游客在襄阳放慢脚步。

秦军要求,各旅游景区要走自己的开发建设之路,以自然为基础,融入本地文化元素,打造自己的风格,让游客流连忘返。各地要改变长期存在的各县(市)区、各景点“单打独斗”的格局,在旅游资源整合、形象塑造、产品组合、交通线路设计和策划上下功夫,走资源整合之路,把各个景区、景点串联成线,把各种形式的旅游融合起来,以点串线、以点带面,形成拳头产品和品牌形象,全面推动襄阳旅游产业升级和转型。

秦军强调,互联网时代,游客的旅游行为和获取信息的方式都在发生改变。“互联网+”旅游,就是借助互联网思维和手段,利用不同于传统的创新模式来改变旅游业态,真正做到以游客为中心,围绕游客进行一系列旅游创新,打造旅游全产业链,为游客提供更加便捷、美好的旅游体验,让更多的游客选择前来襄阳旅游。

秦军特别强调,各地旅游部门要指导旅游景区建立台帐,详细统计游客构成情况,摸清目标客源群体,有针对性地开拓好客源市场;要引进高端旅游策划、营销和管理人才,大手笔对襄阳旅游进行有效推广,提升襄阳文化旅游业的影响力;要加快旅游商品开发步伐,集中培育、筛选一批襄阳特色鲜明的旅游商品,丰富旅游商品的内涵,拉动旅游消费,推动旅游发展,尽快推动襄阳旅游由“门票经济”向“综合经济”转型。

调研中,秦军还同有关部门实地研究了隆中风景名胜区旅游公路整体建设规划。

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郭忠及有关同志陪同调研。(襄阳市旅游局 贾光明 审稿:陶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