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发市场量减价升 小龙虾提前入尾季

06.08.2015  11:27

(记者段久惠)“大虾子缺货啦!”3日上午,在华南海鲜市场东区五街入口处虾档的刘老板吆喝着。7月份,他的店铺最高进货量每天1100多斤,而这两周,虾源锐减至每天200多斤,一些个头在1.6两以上的高品相小龙虾,进货价格涨了两成。

华南海鲜市场东西街道沿线分布着百来家水产品商贩。3日上午,黄陂江姓夫妇想买个头大的虾子办宴席,逛了一圈才在刘老板的档摊上,挑选到合意的虾子。“缺货,尤其是个头大品相好的,有价无市。”记者随后走访另外3家虾档都存在这种情况。

量少带来了批发价格明显上扬。白沙洲大市场海鲜城的水产商张老板介绍,各种品种小龙虾售价都涨了,且波动幅度非常大,像个头小做虾仁的虾子在7月份一般在8元/斤,现价可能达到15元/斤;以前18元/斤的虾子,现价要25元/斤,而个头大的小龙虾从30元/斤,涨到了38元/斤。他估计,“各种类小龙虾的价格平均上涨了30%”。

宝岛公园附近的一家虾店老板马先生告诉记者,销量少了一半,现在进入吃小龙虾的尾季,只不过往年8月初都还是吃虾旺季,今年的这个尾季来得早了些。

华南海鲜市场西区二街鑫飞海鲜经销商叶老板介绍,现在日进货量300多斤,只有6、7月份旺季量额的近三成。他分析,今年7月底高温天气持续出现,小龙虾都躲在泥里不出水,捕捞量大减,更重要的是,往年新虾上市都在4月中旬,今年上市时间提前到4月初,但是湖北小龙虾都是季候性产品,一年饲养一季,总供应量由虾苗决定,不会有大变化,提前上市就意味着尾市提前。

江汉区个协华南虾业分会理事朱希全认为,小龙虾缺货,主要原因是小龙虾是具有地域性的季节产品。据了解,武汉市场上的小龙虾多从监利、汉川等周边江汉平原沼泽地区产出,由于湖北小龙虾养殖风险大、投入成本高,利润上不来,所以大部分都是散户养殖,即种植稻田的农民套养,难成规模化和产业链条,自然在应对市场上较为被动。

责编:李志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