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五类”市场主体总量达到40.92万户 同比增长24.7%

09.09.2015  18:45

  截至8月底,黄冈实有“五类”市场主体(含内资、私营、外资、个体、农民专业合作社)总量达到40.92万户,比去年同期增长24.7%;1-8月份,全市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6万户,比去年同期增长101.6%,提前完成了市场主体增量5万户年度目标任务。

  全市工商系统以工商登记制度改革为切入点,从百姓经商兴业这第一道门改起,主动简政放权,降低准入门槛,创新“五通服务”机制便利大众创业,促进了市场主体“井喷式”增长。

  实行“窗口通帮”。整合工商机关6个条线登记类业务集中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变多头审批为合并审批。在窗口设立“三岗”推进登记制度便利化:导办岗,专人指导各类市场主体落实工商登记注册资本实缴改认缴、企业年检改年报、先证后照改先照后证、一照一址改一照多址、实质审查改网上审查等改革措施;引办岗,对仍保留的34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派专人协助设立登记企业到相关职能部门窗口沟通协调;帮办岗,由专人帮助前来办事的创业群体拟定章程、字号名称、办理年报、变更登记、填写复印等事项。

  推进“网上通畅”。加快业务系统升级改造,积极推进全程电子化工商登记,开通公司网上登记系统,为企业提供网上申报、网上年报、网上核审、网上咨询、网上公示、网上办照等服务;建成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非公企业法人、农民专业合作社网上系统;开发办照材料智能自助系统,方便各类市场主体由“面对面”到“键对键”,足不出户办完工商部门所有登记业务。开年以来,全市选派35人负责电子化工商登记,接受创业主体登记政策咨询2.67万人次,企业网上申报达到100%,网上年报达到98.5%,办理电子营业执照573份,登记网络经营主体773户。

  探索“同城通办”。为方便申请人就近办理常规注册登记,从年初开始,在全市探索了三种“同城通办”模式:“市区通办”,以往,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上的企业由市工商局登记,区工商局只登记注册资本100万元以下的企业。现在,在黄州区域设立的企业,不论注册资本金多少,可自行选择在市局或区局登记。“县市通办”,打破地域界限、打破审批限制,全市创业主体在县市区自由选择登记。“乡镇通办”,从事个体工商户、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非公司法人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在本县域任何乡镇互通互办。

  推行“定向通企”。突出工商职能服务,全力实施“三项帮扶”工程:实施百名工商登记注册能手帮扶百家重点企业转型升级,重点支持有市场活力和创造力的企业做好挂牌上市前期准备工作,1-8月,全市申报股改挂牌企业263家,市工商局派专人到企业实行“一对一”个性化服务。实施百名局所长帮扶百家知名企业培育品牌,全面推行商标服务“四书五进”工作,推进“三名一标”品牌强企,全市驰名商标达到9件,地理标志商标16件,省著名商标104件。实施千名工商干部帮扶千户市场主体转型升级,重点引导生产加工型、连锁经营型、科技创新型个体大户转为私营企业,引导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改制为公司制企业,1-7月份,全市“个转企”1263户。

  开展“登记通村”。今年以来,全市回乡创业人员兴办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684人,从事个体工商户3521人,创办私营企业925人。开展流动登记,在村组设立流动登记工作站,由工商人员带上电脑、打印机、发电机,提供上门服务。开展巡回登记,以村为单位,由村主任召集有创业意愿的农民,不定时驻村开展登记服务。(潘鹤年 汪海山)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