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东村民向镇书记发牢骚解决困扰15年“心病”

29.09.2014  21:05

  荆楚网消息(特约记者谭平 通讯员田向东、谭红梅)顿祖兴没想到,自己几句牢骚话,居然解决了困扰700多位村民十五年的“心病”。

  顿祖兴是巴东县绿葱坡镇祁家坪村种烟大户。这些年,祁家坪村烟叶发展较快,他也种上了40亩烟叶,收入一直不错。但令他恼火的是,村里的主干道是条90年代修建、不足两米宽的泥巴路,种烟、卖烟十分不便。

  “到处坑坑洼洼,莫说是雨天,晴天都难走。”顿祖兴等人曾多次反映路的问题,但最终都因投资额过大没了下文。这让他们心里很不是滋味。

  今年初,镇党委书记谭江陵到村里征求意见,顿祖兴等人当面发起了牢骚:“说起这条路就来气,意见提了多次,没得哪次落到实了的。

  谭江陵随即到现场查看,沿途走访。接下来的半个多月里,谭江陵先后三次到该村调研,研究建设方案。同时,多次到县烟草、交通等部门,争取项目,筹集资金。3月初,投资200多万元的“民心路”正式动工。至目前,工程基本完工。

  “你们没搞花架子,我们很满意!”走在宽敞平坦的水泥路上,顿祖兴说,感谢政府帮他们解决了通行的大难题。

  谭江陵却称这事得感谢他们,因为他们的实话、真话,让自己看到了工作的不足,推动了镇里“查摆‘四风’问题、整改回应期盼”活动的开展。“不让民意‘睡觉’,群众的怨气才会‘睡觉’”谭江陵说。

  教育实践活动启动以来,绿葱坡镇党委班子坚持开门搞活动,聚焦“四风”查摆问题,共收集意见建议561条,整理归类为4类138条,其中反映班子及成员的意见建议123条,民生问题3类15条。

  根据收集到的意见建议,该镇列出整改问题清单,根据轻重缓急分类排队,分层剖析原因、找出症结。同时,对每一个问题都明确整改负责人、责任部门、整改要求和时限,按照快、准、狠的要求,问题一个一个整治,难题一个一个化解。

  高山蔬菜是绿葱坡镇的支柱产业,面积达2万余亩。多年来,由于长期耕种,土壤出现板结、肥力下降等“内伤”,加上管理技术不到位、规划不合理等问题,该镇高山蔬菜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出现不同程度下滑,导致菜农和企业积极性受挫。为此,该镇党委班子成员分组深入各蔬菜企业和大户家中,走进田间地头,一项一项查找症结,寻求解决的办法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