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市工商局“五个构建”扎实开展红盾护农行动

09.11.2015  09:43
 

为维护良好的农资市场秩序,黄石市工商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五措并举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销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等违法行为,取得实效。

一是规范主体资格,构建合法农资经营市场。 对全市范围内农资经营业户营业执照、相关许可证进行全面清查,查处取缔无照经营、超范围经营农资商品等违法行为,确保经营主体合法。目前,已检查农资经营户1097户次,对13户超范围经营农资经营户下达了《责令整改通知书》,取缔无照经营农资13户。

二是搭好质检平台,构建放心农资经营市场。 对开发区、大冶和阳新等地农业乡镇开展农资商品质量和农资经营行为调查摸底,对可能存在质量问题的小厂生产的化肥进行登记,经筛选后选定抽检对象,有针对性开展抽检工作。今年,全市完成化肥质量抽检174个批次,其中,20个批次化肥质量不合格,均依法立案查处,并及时通报给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组织。

三是强化农资宣传,构建良好红盾护农氛围。 通过举行红盾护农工作启动仪式、组建农资宣传服务队、开设“红盾护农”专项电视栏目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活动,展示“红盾护农”行动成果、典型农资违法案例,并深入乡镇村组、田间地头开展农资商品使用、真假农资鉴别等基本知识宣讲,提高农民科学使用农资能力和水平。截至目前,共深入乡村宣传35次,接受群众咨询710人次,发放农资知识宣传品860份,深受广大农民好评和欢迎。

四是筑牢维权网络,构建农资纠纷调解机制。 以12315申诉举报中心为依托,推动12315维权进乡镇、进村组、进农户。同时,在农资经营店公示工商部门12315申投诉举报电话和农业部门的12316投诉电话,方便农民对农资商品有关问题进行咨询。针对因农资消费引发的群体性投诉,建立调解预案,做到“半小时内必须赶到,2小时内查清原因”,切实维护农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五是落实自律机制,构建长效监管模式。 在过去全市推行“一栏两账一夹一卡”经营制度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尝试,结合新版营业执照的改版,对原先制作的“农资经营监督公示栏”进行相应改版,增加公布“监管人员信息”,全面接受社会监督。同时,对全市34家“农资经营示范店”定期或不定期开展检查、回访,实施动态管理,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头作用,带动全市农资经营诚信经营意识和规范自律建设水平的整体提升。此外,推进不合格农资商品及其经营者“重点监管名单”制度落实,对反复出现的同一厂家、同一品牌不合格的农资商品,建立“重点监管名单”制度,及时通报,并对列入“重点监管名单”的农资商品标称生产企业开展约谈和行政指导,提高监管执法针对性和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