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度湖北工业大学材料一级学科学术委员会召开
11月15日下午,绿色轻工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工业大学)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三次会议暨绿色轻工材料与加工2011协同创新中心第一届学术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在行政楼二楼3号会议室召开。校长刘德富、副校长董仕节、重点实验室及协同创新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校学科办、科技处、轻工学部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中心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
首先,校长刘德富致欢迎辞,对分别来自华南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的各位专家参加学术委员会会议表示衷心感谢,并阐述学校的绿色工业发展计划和135学科发展战略,强调了绿色轻质材料在学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刘校长表示学校将继续支持重点实验室和协同中心的建设,并请各位专家继续支持和指导绿色轻质材料方向的发展,形成“传帮带”的发展趋势。
材料学院院长李学锋作了“绿色轻工材料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及绿色轻质材料与加工协同创新中心2015年工作报告”,详细汇报了2015以来的总体进展、科学研究进展和成果、实验条件改善、学术队伍建设及人才培养进展状况以及2016年的工作计划和长期规划。随后,中心重点领域方向负责人周小平教授、董仕节教授分别介绍最新研究进展,其中2015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奖团队负责人胡圣飞教授介绍了获奖科技内容。
学术委员会充分肯定了2015年的工作成绩,并审议了2016年的工作计划,就实验室(中心)的研究方向和进展、建设和管理等关系实验室(中心)发展的关键性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委员们建议学科建设需加强重点、突出特色;力求将重点实验室与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方向整合一致;瞄准国家重大需求,突出轻工特色,在优势方向上多学科交叉、凝聚力量、强化特色。
最后,汤亚杰主任与董仕节教授分别总结,表示实验室和中心将认真讨论和落实委员们的建议,进一步加强重点实验室和协同中心的建设工作,力争更大的进步和发展。
晚上,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中科技大学谭必恩教授在轻工学部402会议室为师生作了题为“低成本超交联微孔聚合物构筑策略及其应用”的精彩学术报告。在报告中,谭教授简要介绍其实验室的研究方向和进展,重点阐述了微孔聚合物的应用前景、潜力以及低成本构筑的策略。报告会结束后,谭教授还与师生就微孔、超交联等学术问题进行了深入地交流与探讨,拓宽了师生们的视野,深受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