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巡视组人员口述:如何将江西“老虎”找出来

01.05.2015  13:14

   核心提示: 作为省委一把手,苏荣在即将离开江西之前的两次重要选举中排名都是倒数第一二名,背后必定隐藏着重大玄机

   [原标题]苏荣:“我就是权钱交易所所长

  2013年,南昌的夏日比往年来得更早,还未进入6月,整个城市已经变成火炉。

  这个夏季,如同天气一样让南昌升温的,还有中央巡视组的进驻。人们用火辣辣的目光关注着这个城市,是想看看十八大以后第一轮巡视工作在江西怎样开局,巡视组究竟怎么落实中央领导有关当好“千里眼”,找出“老虎”和“苍蝇”的要求。

  一时间,江西上下屏息凝神,大家似乎更关注的是:江西真有“老虎”,巡视组能不能找出来?

  压力也在这儿。

  “到江西之前,尽管我们按照创新巡视工作的要求,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但并没有具体目标。”从2013年5月27日到8月27日,中央第八巡视组联络员王瑛清楚地记得那些进驻江西的日日夜夜。

  “我们到江西后与各级领导干部进行谈话,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党政一把手是了解的重点。”王瑛回忆。

  在个别谈话中,有同志反映的一个情况引起了巡视组重视:2012年下半年,省委书记苏荣在即将离开江西之前,省里有两次重要选举,一个是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一个是党的十八大代表选举。作为省委书记,他在这两次选举中排名都是倒数第一二名。

  为什么作为省委一把手,在这么重要的政治活动中,会是这样一个结果?干部群众对苏荣意见最大、反映最强烈的是什么呢?

  “一定要搞清楚这其中的原因。”经验丰富的巡视组组长王鸿举和副组长宁延令敏锐地意识到,问题的背后必定隐藏着重大玄机,值得探究。

  在接下来的巡视工作中,巡视组的同志们开始寻找答案。

  最受群众非议的,是苏荣执掌江西时确定的发展思路。2008年刚,他刚到江西不久,就提出造林绿化“一大四小”工程。“一大”是指确保2010年全省森林覆盖率达到63%,“四小”则分别为:县城和市政府所在地、乡镇政府所在地、农村自然村以及基础设施、工业园区和矿山裸露地的绿化。

  实际上,早在2006年,江西的森林覆盖率就已高居全国第二,仅次于福建。因而从一开始这个工程的必要性就充满了争议。随后的几年里,江西不仅上演了“脱离造林实际安排年度绿化任务”、大搞“一夜成林、一夜成景”的荒诞剧,而且,巨大工程背后隐藏的利益,让腐败成为公开的秘密。

  “江西盛产苗木,却舍近求远从外省大量调进苗木,耗费巨额财政资金。”巡视组同志听到了干部群众普遍诟病的种种问题。

  这仅是冰山一角。苏荣主政期间饱受群众非议的还有选人用人问题。据反映,他提拔的干部有的政绩平平,有的口碑不佳,实在难以服众,而那些务实能干的却得不到提拔。一把手选人用人的错误导向,导致江西一些干部热衷于拉关系、拉选票,甚至跑官买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