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司河武昌段治理初见成效

09.08.2019  12:13

  8月8日在武汉市巡司河武昌段看见,该河段黑臭水体治理初见成效,水面干净、无异味,岸边不再有垃圾堆放,并种满绿色植物。在线监测数据显示,6月以来,该河段水体基本达标,水体水质稳定向好。

  武汉市巡司河武昌段(京广铁路线—长江河道)全长2350米,包括巡司河解放闸至长江河道长300米、解放闸至武泰闸箱涵长1600米、明渠段武泰闸至京广铁路线长450米。明渠段450米被列为武汉市第一批黑臭水体,备受市民关注。从2016年开始,武汉市启动对该段的治理工作。2018年5月,生态环境部、住建部联合对武汉市黑臭水体进行专项督查,认定巡司河(武昌段)水体基本消除黑臭,同时指出巡司河武昌段存在清淤工作未到位、巡司河箱涵存在溢流、水质不达标等三方面问题。

  对此,武汉市进一步加大治理力度。为减少箱涵段溢流污染,武汉市从2018年8月开始对武泰闸溢流污水进行分散式污水处理,今年4月建成日处理量两万吨的污水处理设备,自5月初设备正常运行,出水指标均达标。

  同时,武汉市还对巡司河两岸零星散排口集中截污,将两岸住户散排污水接入污水处理厂。对箱涵部分渗漏点进行了封堵,基本保证当黄家湖污水系统水位控制在正常水位时,巡司河武泰闸不发生污水溢流。为缓解溢流压力,将巡司河桥下污水主管内污水,抽排到晒湖箱涵排口,通过市水务局设置的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实施明渠段清淤,同步恢复岸坡绿化,强化管护及修复,设有5名专员负责对巡司河漂浮物进行打捞及保洁工作,并采取微生物净化技术、生物过滤技术、底泥过滤技术、底泥稳定化固定化技术和生态浮床加人工曝气等措施对水体进行治理。

  据相关负责人介绍,为彻底解决巡司河黑臭水体问题,并加快推进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武汉市制定了《巡司河水环境综合提升规划方案》,并加紧推进《武汉市三河三湖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通过这些环境综合工程的实施,以期实现巡司河“水质标准达准Ⅳ(四)类,排涝应对50年,恢复健康水生态”的水环境目标。(陈熹、谭武强、李芳)

责任编辑:胡芳华

湖北举办线上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
7月25日至26日,为持续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动员全省档案系统抓好国家档案局对湖北档案工作监督检查反馈意见的整改落实,湖北省档案局依托中国知网以线上方式举办机关档案业务建设培训班。省内外档案工作者4.档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