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古老歌谣颂悠久文化 房县有个78岁的民歌大王

20.04.2016  11:19

  “关关雎鸠一双鞋(hai),在河之洲送过来,窈窕淑女难为你,君子好逑大不该……”、“东方发白兮,上山岗兮,坎坎伐檀兮,日暮而归……

  15日,记者在房县门古寺镇胡家街村四组见到78岁的胡元炳时,《关雎》《伐檀》《蓼莪》《野有死麕》等一首首原生态的《诗经》民歌,从他嘴里脱口而出。

  “这些都是口口相传的民歌,最早可追溯到太爷爷那里。”胡元炳说,没想到自己因为爱唱民歌,竟上了央视《探索·发现》栏目的《诗经溯源》纪录片,还到北京给中国音乐学院和北京大学的学生讲过课。

  让民歌瑰宝代代相传

  见记者到访,胡元炳自豪地将八仙桌移到堂屋中间,从镇政府送的铁皮文件柜里取出一大摞民歌手抄本,小心翼翼地摆在上面,随手翻到一页,如数家珍般介绍民歌的收集过程。

  这些都是胡元炳近70年来收集而成的手抄本,累计60余万字。有人出高价要买走,他舍不得。在有关部门的资助下,他已编辑出版《望佛山民歌集》《房陵歇后语》《望佛山传说》等书。

  为了收集这些民歌,胡元炳跑遍了房县各个山村,有时候唱歌的师傅不愿讲,他就帮人家放牛、砍柴、收包谷,用执着感动他们。

  胡元炳醉心于民歌,得益于家风的传承。太爷胡在德是贡爷,饱读诗书;爷爷胡祖敬文化底蕴深厚,能歌善颂。胡元炳8岁跟着爷爷扎花灯、扎彩船、学唱歌,耳濡目染,对民歌有了浓厚的兴趣。

  12岁时,将爷爷收藏的36本民歌全部学会后,胡元炳又先后跟随10多位民间民歌师傅学习,乐此不疲。“师傅教唱没有歌本,我就将歌词记在本子上,由于文化水平不高,记起来特别费劲。”学会并记下一首歌,往往要两三天时间。无论是务农、当民办教师还是当村干部,胡元炳收集民歌从未间断。

  翻山越岭收集民歌非常不易,身上留下不少伤疤,也遇到过一些人的白眼:“民歌能当饭吃?何必把自己搞得那样辛苦!”胡元炳听后总是一笑,依然痴迷于收集民歌的喜悦中。

  胡元炳渐渐成了远近闻名的民歌篓子,还接受了央视的专访。“村里的人在电视上看到我后,都来祝贺。”胡元炳对自己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充满骄傲。

  让诗经文化生生不息

  林密山深藏古县,千年文脉未失传。房县古称房陵,是中华诗祖尹吉甫的故乡,而尹吉甫正是《诗经》的主要采写、编纂者,诗经文化千百年来深深地渗透在房县这个被专家称为“中国中西结合部古文化沉积带”的文脉中。

  房县的男女老少几乎都能唱几句民歌,以歌为乐,以歌传情,以歌育人,原生态民歌成为山民生活的一部分。胡元炳会唱50多个调子、千余首民歌。

  20多年前,胡元炳得知自己传唱的民歌中竟然有30多首是《诗经》民歌时,别提有多兴奋。“那么遥远、神圣的东西,竟然是我们平常轻松吟唱的内容!”作为第三批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房陵长歌》的传承人,胡元炳说,“政府对我那么重视,每年还发给传承人补贴,文化要生生不息,绝不能在我们这一辈儿息了。

  他除了不断收集整理民歌,还身体力行,倾情传播,无论走到哪里就将《诗经》民歌传唱到哪里。

  到过全国许多地方的胡元炳清楚的记得,在云南西双版纳与少数民族同胞一起唱歌跳舞时,因为他唱的民歌具有独特的楚调、巴音、秦韵,博得了少数民族同胞的阵阵喝彩,喧宾夺主成为了主角。

  把诗经民歌唱进音乐殿堂

  “中国音乐学院和北京大学中文系的学生里,都有我的学生,他们将是诗经文化的传承人。”胡元炳很欣慰,家乡不仅是京城两所高校的采风实习基地,自己唱的民歌还会唱进中国音乐圣殿。

  去年底,胡元炳与十堰市诗经尹吉甫研究会会长袁正洪、房县66岁的民歌师邓发鼎一道,应邀给中国音乐学院及北大师生讲述诗经文化,吟唱《诗经》民歌,原本计划1个半小时的讲课,延长到3个半小时,听者依然意犹未尽,掌声不断。

  房县民歌唱千秋,天籁之声传万代。北大中文系民间文学博士生吴新峰说:“听了两位传承人的演唱,直观感受到我国《诗经》民歌历经千年依旧传唱不绝。”门古寺镇现已成为北大中文系民间文学实习基地。

  中国音乐学院传统音乐博士、音乐系教授李月红,对《诗经》民歌进课堂活动也给予高度评价:这次课堂活动,通过民乐表演、教唱歌曲、实物图片展示、文化资料论证介绍等形式,拓宽了学生的学习视野,对学生的民间音乐课题也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记者采访胡元炳当天,李月红打来电话,致谢胡元炳“配合弟子项老师挖掘诗经文化”。

  “李教授过段时间就要来房县了,她说这里是民歌的海洋,要逐步把我们传唱的民歌记成歌谱。随时欢迎她!”胡元炳充满喜悦与期待。(记者 李云述 杨丹玫 饶扬灿 通讯员 任娟 张兴成)

(责任编辑: 肖进安)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 湖北日报 。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