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姐妹花小区里摆摊卖衣服 原是接受“练胆教育”

11.08.2014  12:21

  图为:姐妹花(图右)正在推销服装

  楚天都市报讯(社区记者吴永寿)昨日中午11点半,汉阳区惠民苑社区托管班的孩子们准备吃饭,而此时熊菲和熊路两姐妹默默地整理好书包,回家、做饭,准备下午5点多钟摆摊卖衣服。

  熊菲和熊路今年13岁,是一对双胞胎姐妹花。姐妹俩出生在汉口,由于当时家庭条件困难,爸妈工作太忙也疏于照顾,一岁多就被送到黄梅的奶奶家,如今只有寒暑假才会被接到爸妈身边来住。

  前不久,爸爸熊胜利的一个朋友因经营不善,导致店面关门,遂将全部服装免费送给了他,而他得到了这一大批衣服后,萌生了一个想法,让姐妹俩在自家小区门口“处理”这批衣服。

  对于毫无经验而又性格慢热的姐妹俩来说,这实在是一个难题。大多衣服都是皱巴巴的,她们要先将衣服熨平,之后整齐地挂在衣架上。每天下午4点钟左右,她们抬着衣服下楼,热得满头大汗。“这不累,最难的还是与人沟通。

  下午5点到晚上9点,是小区人流量最大的时间段。起初,姐妹俩只会干坐着等顾客上门,遇到砍价的顾客更是不知如何应对,顾客说多少就收多少,但慢慢地熟悉之后,熊菲开始大胆地吆喝起来。

  在熊胜利眼里,姐妹俩长期留守在老家,自理能力强。“她们8岁开始就学会自己洗衣服、做饭,下田插秧、下地除草都会,还会种棉花。”熊胜利说,妹妹熊路刚生下来时只有4斤5两,而姐姐熊菲更是只有2斤8两,小时候总是生病。随着年龄增长,她们下地干农活,反而身体变得更健康了。

  熊胜利也看出姐妹俩跟城里孩子的差距,“她们就是不太会交际,现在通过卖衣服练胆量,可以提高与人交流的能力。”熊胜利还说,家长不要怕孩子们吃苦,应该让她们体会一下生活的不易,父母的辛苦。

  在汉打拼多年,夫妻俩也曾打算把女儿们接到身边来,可是由于入学手续复杂等一系列原因,没有办成。姐妹俩只能等到高中毕业,才能真正和父母团聚。

  到目前为止,姐妹俩已经通过卖衣服挣了600多元,她们说会用这笔钱给奶奶买一份礼物。“等衣服都卖完了,我们就会回黄梅帮奶奶干农活。

 

(责任编辑:连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