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洁、屈臣氏等四大日化品牌疑偷工减料 产品缺斤少两

05.11.2014  13:03

  消费者平时购买洗发水、沐浴露时很少怀疑商品是否给够了量,然而,联合利华、宝洁、屈臣氏、欧莱雅四大国际品牌的相关产品却在抽检中发现“缺斤少两”。

   >>质监抽查

   国际大牌登上黑榜

  记者昨天了解到,广州质监局近日公布的对广州地区生产流通的洗发液、沐浴液等定量包装商品净含量计量监督抽查结果通告显示,联合利华、宝洁、欧莱雅、屈臣氏四大品牌均上黑榜。

  其中联合利华不合格产品多达16个批次的不同类型产品,涉及清扬、多芬洗发产品以及多芬沐浴产品;另外还有宝洁旗下的1款玉兰油沐浴乳、欧莱雅1款洗发露以及屈臣氏一款沐浴露。

   >>律师说法

   属于消费欺诈行为

  记者昨天在北京一些大型超市走访发现,此次被曝光的产品市场上大多有售。以此次不合格的某批次多芬滋养美肌沐浴乳(紧致滋润)为例,其标注720毫升,检测实际含量仅700.32毫升。而记者在京客隆发现,其售价为39.90元,以此大致推算,消费者实际为此多花了1元左右。

  再比如720毫升的OlAy/美肌滋润沐浴乳(深润滋养型),在屈臣氏的销售价为40.90元,如按抽检显示每瓶均少5毫升左右的话,顾客购买将多花三毛钱。

  “机器罐装肯定有误差存在,但是应该保持在合理的范围之内,譬如±1%-2%。既然企业也明白有合理误差的存在,为何不多装些呢?”北京市社会公信建设促进会公信律师王大飞表示,企业这种不合理的明显分量不足的行为,属于消费欺诈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