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故里:诗是一种生活方式

01.06.2014  14:13

    新华网宜昌5月31日电(记者梁建强、李思远)“五月端阳吊屈公,楚荆大地古今隆。重温《橘颂》如圣火,品读《离骚》似彩虹……”5月30日,素有“中国第一农民诗社”之称的三闾骚坛诗社在湖北秭归举办端午诗会,农民诗人黄家兆吟唱一首《吊屈公》,赢得阵阵喝彩。

    秭归是伟大爱国诗人屈原的故里。多年来,得益于浓郁的诗歌文化氛围,秭归各类诗会、诗歌大赛等活动众多,民间诗歌力量兴盛,众多诗社先后成立。目前,全县已有九歌、涉江、桔颂、兰蕙、天问等诗社20多个,会员1000多人。

    诗社成员不少是“泥腿子”出身的农民,白天拿锄勤耕作,晚上握笔写春秋,成为屈原故里的“特色景观”,其诗作内容多为纪念屈原、抒写生活感悟。76岁高龄的农民诗人梅大敏1990年开始写诗,目前已公开发表诗作200余篇。他告诉记者,在秭归,写诗已成为众多百姓生活的一部分,不少未加入诗社的农民,也热衷于诗歌创作。

    明清时期成立、被誉为“中国第一农民诗社”的三闾骚坛诗社,从社长到社员,多为农民,并长期保持吟唱诗词、创作古体诗词的传统。社长黄琼来自屈原镇屈原村,他说,在秭归,诗是一种信仰、一种荣耀,许多社员宁可不打工挣钱,也要参加每年端午、中秋两次活动诗会,诗歌成为不少农民与外界交流的媒介。

    “生活在屈原故里,自然要懂些诗歌才好。”2012年成立的夕阳红诗社,每季度都会举办诗歌朗诵会、出版社刊。诗社理事夏更久告诉记者,他是一名数学教师,因为身边的朋友、同事大都喜欢诗歌创作,他也深受影响加入诗社。

    每年端午节,都是秭归农民诗人们最珍视的日子。诗会常与屈原公祭仪式同时进行,敬香、烧纸钱等仪式之后,社员们相聚在天井亭院,比文赛诗,怀念屈原,时常吟诗到夕阳西斜,大家才依依惜别。

    “只有让诗歌融入火热的现实生活,诗歌才会释放出迷人的艺术魅力,才能促进诗歌事业繁荣。”说起秭归民间诗歌之盛,县文联主席周凌云欣喜不已。

    近年来,政府部门的大力扶持促进了诗歌繁荣。1984年至今,县政府每年投入经费扶持诗社活动、诗集出版,已整理归档的明清骚坛诗作遗存近千首,近现代骚坛诗作近万首。

    随着骚坛诗社和新兴诗社影响力不断扩大,依托每年的骚坛诗会,秭归开展了一系列诗歌活动,并将一年一度的端午诗会打造成全国性诗歌赛事,吸引了余光中、流沙河、郑愁予等知名诗人参与。2004年7月,“中国诗歌万里行”在秭归启动,拉开了一场全国性诗歌活动序幕。2007年以来连续举办三届“屈原杯”全国诗歌大赛。秭归被授予“中国诗歌之乡”,并与中国诗歌学会共同设立“屈原诗歌奖”。

    中国诗歌协学会副会长曾凡华说:“宜昌秭归是屈原故里,也是中国诗歌之乡,屈原遗风已植入他们的骨髓。

    “劳动会激发创作灵感,古往今来,许多优秀诗歌是在劳动中创造的。”台湾著名诗人郑愁予说,秭归的诗歌兴盛景象表明,“中国诗歌之乡”的美誉实至名归,秭归是高洁屈乡,宜昌乃天海诗都。

(责任编辑 陈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