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故里末端午诗意浓(图)

30.06.2016  11:42
王爱平 摄 王爱平 摄 王爱平 摄 王爱平 摄

   中新网湖北新闻6月30日电   (记者 郭晓莹)6月29日(农历五月十五)是秭归传统的“三个端午”中的“末端午”,当晚,洪烛、余秀华等著名诗人与当地民间诗人赋诗吟诵,悼念屈原。

  诗会以“屈原的江河”为主题,分为归水系、汉水系、湘水系三个篇章,来自北京、安徽、江苏、湖北等地的诗人在诗歌声中追思屈子情怀。

  秭归是屈原故里,当地端午习俗历史悠久,形式独特。据史料记载,从南北朝开始,端午诗会纪念屈原已蔚然成风。明清时期,屈原诞生地乐平里的一批乡绅学者自发成立了民间诗社组织骚坛,从此,作为秭归端午习俗的重要内容之一和独特的文化现象,骚坛绵延近600年历史,留下了一百多位明清诗人的诗稿。自2009年始,端午诗会称为屈原故里端午文化节的三大主题活动之一,参加人员更广泛,活动内容更丰富,活动形式更多样。

  截至目前,当地有10多家诗社,数百位诗人活跃在民间。著名诗人余光中、流沙河、公刘等都曾参与过秭归端午诗会的活动,秭归已成为中外诗人的朝圣之地。2011年,秭归县被中国诗歌学会授予“中国诗歌之乡”。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