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尼泊尔、西藏抗震救灾任务完成 驻宜部队凯旋

28.05.2015  11:19

   赴尼泊尔、西藏抗震救灾任务圆满完成

   驻宜部队英雄凯旋

  5月27日下午,驻宜武警交通六支队抗震救灾突击队从尼泊尔凯旋,抵达宜昌。突击队圆满完成“4·25”尼泊尔地震救灾任务,于5月8日成功抢通国道216线西藏吉隆镇至吉隆口岸段。在5月12日尼泊尔发生7.5级强余震后,突击队又用1天时间恢复被余震毁坏的部分路段,保通吉隆口岸至加德满都方向的道路以及西藏聂拉木县至樟木口岸的道路。

  驻宜武警交通六支队和市双拥办为突击队员们举行了隆重简朴的欢迎仪式。仪式上西陵区体育场路社区代表为抗震救灾官兵送上鲜花和慰问品,表达对英雄们的敬意。突击队代表刘鸿杰、王占平汇报突击队在西藏、尼泊尔抗震救灾取得的重大成绩。

  在昨日的欢迎仪式后,本报记者采访了突击队队长刘鸿杰,队员王占平、张东升,请他们讲述在西藏、尼泊尔抗震救灾的27个日日夜夜的故事。

  “我们没有落下一个兄弟!

  “我们顺利完成抗震救灾任务,14个兄弟一个不落、平安归来是我感觉最光荣的事。”突击队队长刘鸿杰自豪地对记者说。六支队此次是第一次参加被派驻到国外的抗震救灾行动。“武警交通六支队作为抢险救灾的应急‘国家队’,参与抢通道路、抗震救灾等活动是我们的职责所在。但这次行动,我们多次面临滑坡不断、飞石不断的危险情况,数次经历进退维谷的生死关头,最后14个兄弟一个不落、全部平安归来。我觉得很光荣、很自豪!

  西藏吉隆地处高海拔地区,山体为页岩。气候上昼夜温差大,导致山体岩石风化严重、组织松散,发生地震后更加松动。突击队在抢通现场作业时,时常有飞石像下雨一样从50多米高的陡峭山岩上滚落。据突击队员张东升回忆:“平均每半个小时就要飞一次石头,最大的石头直径有一米。我们只能靠观察员在高处瞭望,发现危险就向机械操作人员发出预警,指挥其避让。

  张东升印象中最危险的一次滑坡发生在5月12日下午3时许,尼泊尔7.5级强余震发生时。“当时我们正在尼泊尔境内吉隆口岸至加德满都的道路上作业。余震发生时,我们前有塌方体堵住进路、后有塌方体堵住退路,右边是一条河,眼瞅着山上有飞石不停往下落,我们只得躲到山边的一块大石头下,盼着这次滑坡能快点过去。”滑坡持续了10分钟,张东升也度过了人生中最漫长的10分钟。

  除了山体滑坡,队员们还面临着高原反应的危险。5月1日上午8点半突击队抵达拉萨时,几乎所有队员都有不同程度的高原反应,头晕、胸闷、流鼻血。其中反应严重的占到一半。队里的党星驰、冉光辉高原反应最为强烈,已经处于昏迷状态,医务人员给他们吸氧、输液,经过一天的休息整顿他们才恢复过来。

  “我们代表国家和军人形象!

  突击队于5月11日进入尼泊尔境内,参与吉隆口岸至加德满都的道路抢通任务。突击队白天在尼泊尔境内抢通道路,夜晚回到中国境内扎营休息。在尼泊尔,突击队代表了中国的国家形象、代表了中国军人的形象。

  出发前,武警交通第二总队前指政工组给每个队员发放《赴尼泊尔抗震救灾手册》。《手册》明确规定抗震救灾“十不准”,详细介绍尼泊尔民族习俗和宗教禁忌。要求每一个队员不与群众争水争电争物资、不擅自进入宗教场所和群众居所、不违反当地风俗禁忌。队员们严格遵守“十不准“,吃的是自己带的泡面、压缩饼干,喝的是国内配给的饮用水,住的是自己随身带的帐篷。未发生一起与尼泊尔当地居民冲突的外交事件。

  据此次火线荣立三等功的突击队队员王占平介绍,5月12日在尼泊尔境内抢通道路时,突然巨大的石头从100多米高的山顶飞滚而下,下冰雹似的落在挖机周围,他硬是凭借过硬的操作技术、敢拼敢冲的血性和丰富的战斗经验得以脱险。他告诉记者,这次到尼泊尔他才了解到尼泊尔人禁食黄牛肉、不吃猪肉、不吃雌性动物。另外在尼泊尔火是非常神圣的,不能将垃圾丢进火中。也不可以抚摸小朋友的头,因为尼泊尔人相信神居住在人的头顶。

  由于语言不通,队员们和当地军警交流有很大的障碍。在半个多月里,双方练就了一身好“手语”,一个手势或者一个肢体动作就能领会对方的意思。队员们还学会了尼泊尔的合十礼,与尼泊尔人互说“呐马斯得”,意思是“你好”。

  回忆在西藏、尼泊尔的20多个日日夜夜,不管是抢通吉隆镇270万立方米特大滑坡体的壮举,还是每天连续工作16个小时的敬业,抑或是面对滑坡飞石的临危不惧,都证明突击队员们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中国军人,是“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时期“四有”革命军人。王占平说。(见习记者 王维迪 通讯员 岳小东)

(编辑:刘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