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走武汉24小时书店:夜读之光温暖都市寂寥

21.04.2015  14:17

  一年前,北京三联韬奋书店实行“24小时不打烊”受到各界关注,获李克强总理“点赞”。一年来,全国多个大城市试水24小时书店。在武汉,位于汉阳的物外24小时书吧开业近一年,位于汉口卓尔书店启动24小时营业近半年,武昌则有书店开始探索24小时运营模式。一座城为什么需要24小时书店?夜读之光温暖了谁?近日,记者探访江城“深夜书房”。

  11日,晚上10时30分,武昌区昙华林街区,店铺的灯火开始熄灭,街道尽头的拾间书局依然灯光闪烁,有人沉浸书海,有人整理睡袋准备夜宿书店。29岁的袁倩正在阅读《中国建筑艺术史》。作为一名负责五星级酒店前期策划的酒店顾问,外表年轻靓丽的她工作能力有时受客户质疑,但这样的质疑往往在与她交谈半小时之后消失。她将工作上取得的成绩归结为读书。虽然家中藏书很多,但每个月她至少去书店6次,因为“深刻的书买回去大多成了摆设,在书店则能静下心读完一本书”。说起阅读带来的快乐,袁倩滔滔不绝,在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看到多米开朗琪罗、拉斐尔等的壁画、雕塑艺术,回想《艺术的力量》这本书,如隔着时空和大师对话……

  大学生创业者郑冰参加拾间书局的24小时体验则是因为一本名为《虫子旁》的书,这是“世界最美图书”获奖者朱赢椿首部图文作品,讲述被我们忽略的虫子的世界。书店特意仿造书中场景搭建帐篷区,顾客可以在读累之后,伴着虫鸣入睡。

  35岁的余巍从事汽车销售工作吗,虽然销售工作忙、压力大,但每个月依然会去3次书店。家住汉口的他常去卓尔书店,这天带着妻子一起夜读则是在孩子的教育上遇到困惑,希望静下心和妻子一起读读书,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12日零时20分,汉阳的物外24小时书吧,36岁的赵女士和好友正在挑选书籍。赵女士在书店附近的咖啡厅上班,一天的工作往往从午后开始,凌晨结束。深夜下班后,“读书是最好的放松。”她喜欢选一本文学书,阅读到凌晨2时左右,再回家睡觉。

  36岁的陈松林在物外24小时书吧工作已有2个月,工作时间从晚上10时到早上8时。他告诉记者,深夜的书店读书人多,买书人少,有不少大学生带着毯子来,读累了就在书店睡觉。拾间书局负责人蝎子蓝蓝告诉记者,武昌大学生多,读书人多,该书店连续两个周末举办的书店24小时体验活动,每一次报名人数都远远超出30名的限额,希望有一天书店成为真正24小时运营的书店,收留午夜孤寂的灵魂,为城市文化点亮一盏灯。

(编辑:丁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