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水”暖民心

18.09.2014  13:55

(黄华 李海燕)9月13日,巴东县绿葱坡镇野花坪村小水池施工现场,工人和当地群众一起挽袖卷裤,忙着砌砖扎模、挖槽铺管,甚是忙碌。

杨站长连续几个礼拜没有休息,一直蹲守在饮水项目施工现场,为工程质量和进度操心。”村支部书记袁义介绍,该项目投资5万元建400立方米水池,可解决近400人饮水困难。

野花坪村是巴东高山蔬菜产业核心区,有蔬菜基地1.2万亩,冷库4座,仅高山白萝卜年外销达4万吨,生产用水量较大,加之饮水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难、生产用水难。新建的小水池投入使用后,将彻底解除百姓的“心头难”,成为助力产业发展的“动力源”。

水与百姓生产生活,产业发展息息相关。但在巴东一些边缘村寨,老百姓几乎大半生饱受着饮水难、水质差的困扰,吃水难、吃水不安全不仅危害着百姓身体健康,还影响着农村经济发展。安全饮水问题一直被备受关注,牵动着党和政府的心。

今年3月,县水利水产局在全系统开展“515”实践活动,即由一名局领导牵头,带领一个由股室和水利站组成的工作专班,深入到一个乡镇联系点,收集一批群众反应的热点难点问题,至少整修一处“五小”(小塘坝、小水渠、小水窖、小水池、水泵站)水利设施。

工作专班进村入户,蹲点调研,广泛收集反应最强烈、急需解决又普惠人民群众的热点难点涉水问题。用水难,饮水不安全成为广大人民群众反映的焦点,局党组研究,将整修“五小”水利,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作为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民办实事的主要内容。

8月2日,官渡口镇马鬃山村一片沸腾,村民们看着清澈的自来水流出水龙头,喜悦的心情随着“哗哗”的水声荡漾。70岁的谭文味激动地说:“活了一辈子,终于不再喝‘苦’水了。”马鬃山村地处湖北与重庆交界处,因常年缺水,全村1900余群众饱受肩挑背磨之苦。6月份,县水利水产局投资25万元,配套“一事一议”项目支持,组织村民投工投劳,铺设管网13公里,建起小水池20余口,暂解决了全村320户1208人用水难问题。

火峰集镇饮水区域涉及火峰、豹子岭、西溪坝、殷家湾等村及一所初中两所小学共8000余人。虽已实施饮水安全,但由于水源不足,供水保障力弱。工作专班了解情况后,制定整改方案,筹集资金13万元,新建小泵站2处,整修小塘坝一口作为补充水源,整修小水池一口,新建小水池2口,整修管网2000余米,综合储水能力已超过1000立方,整个饮水区域饮用水得到有效保障。

6月中旬,东瀼口镇黄腊石村水渠整修工程动工。该水渠全长2000余米,由于年久失修,渠道破损,淤泥堵塞严重,已失去饮水灌溉功能。老百姓盼整修水渠,保障灌溉的呼声极高,并在去年“两会”期间作为议案提出。县水利水产局结合实际情况,筹资6万元进行整修加固。竣工后,可有效保障黄腊石、下垢坪、绿竹筏三个村500亩农田的灌溉。

如今的巴东农村,供水池点星罗棋布,供水管网纵横交错,安全饮水日趋完善。但如何发挥这些水源性工程的最大作用,避免重建轻管、有池无水的弊端?大支坪镇结合实际勇于实践,探索出了建管并重的乡村集中供水新模式。

为建好管好供水设施,通过广泛征求意见和调查研究,该镇决定实施集中供水,并确立“统一规划、整合资金、专业管护、表井到户、一户一表、协会自治、用水收费”的跨村连片农村集中供水新模式,明确管护责任主体是受益农户,由受益农户成立了农民用水协会,用水户为会员,协会管理机构由会员民主推荐,协会章程由会员民主讨论,水价民主议定,资金收支账目全面公开,从而有效保证了老百姓用得上水、用得好水、用得起水。

2012年4月,该镇耀英坪集中供水工程动工兴建,同年12月建成投入使用。2013年该工程与烟水配套项目有机对接,投资891万元实施水源改造和耀英坪水厂管网延伸工程,建成1万方水池一口,0.45万方水池一口,铺设主管网43.75千米,入户管网65千米,建表井110个,解决了堰塘坪、耀英坪、大支坪等8个村,1个中心集镇(含镇中心福利院、1所完小,2所幼儿园)1120户8673人的“饮水难”问题,保证了8000多亩基本烟田及烟叶育苗工厂灌溉用水。

自2006年以来,该镇已建成集中供水工程12处,修建水池308口,水窖50口,小型引水5处,铺设PE管道17.2万多米,受益人口覆盖14个行政村2580户10320人。实践证明,老百姓积极参与管理,消除了管护盲点,解决了重建轻管的弊端,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充分发挥了公益性作用,长期惠及百姓。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热烈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 责任编辑水利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