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试点中小学研学旅行 课堂开进农场以自然为师
原标题:武汉试点中小学研学旅行 课堂开进农场以自然为师
湖北日报网讯(全媒体记者吴纯新、通讯员王玲)“老师,我发现了一个超级大红薯!”四年级学生李慕辕兴奋的喊声,吸引三五个同学立马围拢过来。7日,武汉市江汉区红领巾国际学校近200名学生开展研学旅行,把课堂搬到农场,挖红薯、扎稻草人、收割稻谷,老师现场教学,学生学以致用,忙得不亦乐乎。
“不能这样挖,要以红薯为中心,把周边5厘米范围的土慢慢刨开。”研学导师杨清扬蹲在红薯旁,指导李慕辕开挖,围观的同学时不时提醒“皮破了,就不好吃了。”一亩见方的红薯地里,小铲子不停翻动,一场比赛在此起彼伏的欢笑声中进行。
研学旅行已成为红领巾国际学校必修课,“懂劳作”是四年级学生研学课程主题。学生在农场下地挖红薯,团队协作扎稻草人,分任务体验稻谷收割,用画布画出一亩地面积,在劳动中亲近自然,重新认识超市里的“商品”,学生们参与性高涨,一个个追着老师问个究竟。
以自然为师,所见所感都是知识。研学旅行是对国家课程的有益补充,把教室放大,让教育不止于课本。武汉作为全国中小学研学旅行试验区,今年8月份出台中小学研学旅行方案,提出中小学生在研学旅行中获得对祖国大好山河的自豪感、中华传统美德的亲近感、革命光荣历史的崇敬感、改革开放成就的认同感,学会动手动脑、生存生活、做人做事,每学年进行4至7天。
“138门特色研学课程,学生自己选择。”红领巾国际学校德育主任吴琪说,该校把研学旅行融进了学校日常课程安排,按年级安排课程,一年级开五感、二年级知自然、三年级识五谷、四年级懂劳作、五年级读江城、六年级晓古今六大主题。研学范围也有所不同,分自修课、必修课和选修课三个层次。
研学旅行不同于春秋游。以往学校组织春、秋游及其它形式的旅游,目的地全由承接单位提供,无论年龄差异,全校采取的是“ 集体”行动。而研学课程的目的在于延伸教学课堂,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规律,着眼生活观察视角,把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层面引到更广阔的社会自然舞台,突出生活的教育化,让学生行有所获。
“原来稻米是这么长出来的,割谷子太累了。”刘轩说,才知道种稻谷需要花费那么多精力,以后不能再浪费一粒米饭。随行学生家长高蓉说,孩子们一起出来相互有伴,又有老师指导,确实能学到不少书本之外的知识。